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一条"政府会计主体接受捐赠的存货,其成本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可供取得,但按规定经过资产评估的,其成本按照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可供取得、也未经资产评估的,其成本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 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且未经资产评估、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入账,相关税费、运输费等计入当期费用."单位可以采用名义金额(即人民币1元)入账.
名义金额是指一种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标注方式,在衍生品市场,一般用名义金额标注交易大小或市场规模.例如,当一片经济林中郁闭时,发现其中一部分是天然形成的,由于这部分林木未发生任何成本,所以对它的确定是采用类似于发生了成本的林木的成本价格作为名义金额来确定其成本.
在某一时点上,金融市场上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决定利率.这种利率不同于银行利率,银行利率是一定时期内,由银行判定,适用于银行交流和与银行有业务往来的客户之间的利率,但这些利率都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和本金,即名义金额的比率.
利息率和利息本身之所以有数量上的限制正是取决于名义金额的多少.名义金额是贷款人放弃了的货币资本,是本来能带来使用价值,因此借贷者和银行中介必须向贷款人支付一定的报酬,这样利率就不能为零或负数,而是在名义金额基础上决定的-个正的百分比率.
当然借贷人借用的名义金额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因而也不能将其收入的全部以利息形式交给放贷者,因此贷款者的利息和借贷者的利润二者都有相同的上下限:资本的平均利润和零,这个上下限围绕名义金额的总量而决定,在资本市场上由供求来协调.
事业单位名义金额怎么入账?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单位采用名义金额(即人民币1元)入账.关于名义金额,如果大家还想要了解到更多,请大家关注并收藏本站,因为我们是一个专业的财会学习网站,再见.
事业单位上缴利息分录
不能用名义金额入账的资产有长期股权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在新制度中,公共基础设施被明确定义为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并直接负责维护管理、供社会公众使用的工...
其成本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该存货按照名义金额(即人民币1元)入账。
可以参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以名义金额入账,一元入账借:固定资产1贷:其他权益收益1
是行政事业单位专用收据?可以入账,记营业外支出。通过开发区管委会的捐款,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的12%的部分可以税前扣除。
不对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入账价值。无法可靠取得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的,按照名义金额入账
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该固定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入账。接受...(1)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2)企业出售、转让、报废...
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往来结算的收据只能入账与该单位款项往来,不可以做费用报销、不能...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应当按照规定使用行政事业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