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摊余成本就是借贷资金的剩余本金,它一般等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通俗来说,就是我借给你一笔钱,在计算实际利息和扣除已经收到的还款,剩下本金有多少,也就是你还欠我多少.
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的分类为"应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约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摊余成本是指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初始摊余成本就是取得债券的实际成本=买价+相关费用.而所谓的实际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来对债券在有效期内的现金流进行折现,使得折现所得现值总额等于取得债券的实际成本(即初始摊余成本).在收到债券利息的帐务处理为,投资收益的确认金额等于初始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而这一确认的投资收益与实际收到的利息之间的差额就是对初始摊余成本的调整额.调整额为正,则摊余成本会增加,调整额为负,则摊余成本会减少.
通过上文对什么叫摊余成本计量的讲述,我们知道在计算实际利息和扣除已经收到的还款,剩下本金有多少,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各财务人员和企业经营者都应高度重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财会知识,欢迎持续关注官网资讯更新.
以摊余成本计量是什么意思
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改为“三分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摊余成本计量的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贷款和应收款项、公司债券(一般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长期应收款(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
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就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这样自然账面价值=摊余成本了如果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它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账面价值就不能等于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
40贷:债权投资-利息调整3.03投资收益36.97(18年期末摊余成本1027.08*3.6%)(5)2020年1月1日借:银行存款40贷:应收利息40借:银行存款1035贷:债权投资-成本1000债权...
企业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记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当期...
摊余成本进行计量,这是不对的。再说,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果时股票类的话,根本就不存在摊余成本的这一说,所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采用摊余成本计量”是错的。...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不是一般折价发行的话就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是溢价发行的话就分期付息付息次数和时间由发行方确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