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有位置:首页 > 代理记账 > 会计实操

IF函数--最常用的条件判断函数总结

作者:企业好帮手
时间:2019-11-06 19:23:55  浏览量:
[ 企业好帮手导读 ] IF在英文中含义就是“如果”。很多人记不住函数就是因为函数名称太长,而IF函数只有两个英文字母而被大家所熟记,因此也成了最常用函数的之一。

  (一)语法

  IF(判断条件,判断结果为是时的值,判断结果为否时的值)

  说明:

  当“判断条件”的判断结果为“是(TRUE)”时,将返回第一个参数值;当“判断条件”的判断结果为“否(FALSE)”时,将返回第二个参数值。第二个参数值也可以继续是判断条件,因此就构成了嵌套函数。

  Excel2003版本及以下可以由7层嵌套;Excel2007、2010及以上版本IF函数有了增强,可以超过7层嵌套(达到64层)。

  因此,IF函数通俗解释就是:如果怎么怎么,就怎么着,否则又怎么着!“非此即彼”!

  如果用二丫图形来表示就更加清楚了。

  IF函数首先从第一个“条件1”开始判断,满足判断条件就返回“结果1”;否则就进入下一个“条件2”继续进行判断,满足判断条件则返回“结果2”;以此类推。

  我们在应用判断条件时,一定要注意逻辑关系,千万不能逻辑混乱,否则IF函数也会无能为力的。假如我们在以数字大小作为判断条件时,比如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以应税所得大小作为判断条件来确定税率,我们要么按照应税所得从小到大进行判断,要么从大到小进行判断,必须依序进行判断。在同一个函数公式不能一会儿是判断大,一会儿又是判断小,或者都是判断小的时候又有次序混乱都是不行的。

  还有,我们作为判断的条件,一定是“非此即彼”,结果只能“是”或“否”,要么是“朋友”,否则只能是“敌人”。

IF函数--最常用的条件判断函数总结

  (二)应用举例

  假如学校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成绩给学生评出ABCDE五个等级

  该问题就是属于比较典型逻辑判断问题,使用IF函数是非常合适的,当然其他函数也是可以。假如学生成绩

  我们前面讲过,逻辑判断要么从大到小,要么从小到大,我们现在就用两种方法试试。

  1.从小到大

  我们需要在单元格D2输入如下函数公式:

  =IF(C2<60,"E",IF(C2<70,"D",IF(C2<80,"C",IF(C2<90,"B","A"))))

  然后进行批量填充。

  由于ABCDE属于属于文本,故需要使用””将其“包裹”一下。

  大家可以看看,该公式中判断顺序是不是从小到大依次序进行判断的呢?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这个次序问题。

  2.从大到小

  同样,我们需要在单元格D2输入如下函数公式:

  =IF(C2>=90,"A",IF(C2>=80,"B",IF(C2>=70,"C",IF(C2>=60,"D","E"))))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两个函数公式的区别,特别注意一下从大到小的函数公式中判断时多出了“=”,想想为什么。大家最好把该案例在Excel中连续做几次,两种方式都练习,这样就很快掌握了IF函数。IF函数在财务上用处非常多,财务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比如个人所得税计算。

  • 上一篇:区块链如何改善实时会计及信用风险建模
  • 下一篇:2019年税务师考试每日一练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北京代办公司注册的头像
      北京代办公司注册

      注册时间:18-12-31

    • 企业好帮手的头像
      企业好帮手

      注册时间:19-01-27

    • 企业ISO认证的头像
      企业ISO认证

      注册时间:20-12-22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