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之前暂估的相反分录,涉及损益的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代替就是了.
财务处理程序上应该冲减暂估成本,然后按照实际成本入账,但入账的时候要考虑差异是不是很大,差异原因是什么
如果是重大差异而且属于计算错误或当时的估计不充分、不准确应该属于会计差错更正调整期初数
如果差异不大或差异原因是因为今年新掌握的信息、新发生的情况引起,不属于差错更正调整当期成本
一般情况下,成本应以实际发生额予以确认,如果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确实可靠地估计并计量的话,也可以在当月按估计值入账,譬如月末,在发票未到,货物已到的情况下,应该暂估相关原材料或物资暂时入帐,待下月初应将此分录按暂估金额红字冲回.待发票到达后按实际发票列明金额处理.
例:11月13日购进A材料一批,验收入库数量10T,至月末结账时发票仍未到,货款未付.12月10日收到A材料发票,并支付价款
1.11月30日借:原材料--A材料
贷:应付帐款(暂估值,根据上月购进同类材料价确认)
2.12月1日借:原材料--A材料 - ××元
贷:应付帐款 - ××元
3.12月10日借:原材料--A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冲减跨年度收入和成本的分录:
借:应收账款 (红字)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红字)
冲回成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红字)
贷:库存商品-*** (红字)
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结转到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
暂估处理是属于会计处理中比较有难度的,所以大家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对这些暂估处理的内容进行一些仔细的阅读,并且搞清楚具体的账务和税务是如何处理的.本文对于"去年暂估成本今年如何冲回?"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有其他的财务问题,可以上我们的网站咨询在线老师,直接与专业的会计老师联系指导.
一般财务规定的做法是月底暂估,次月月初冲回。这么久不来票,自然是红冲回来了。
当月的暂估入库要在次月初冲回包括结转的销售成本做红字分录等发票收到后再做库...按你说的意思当时好像没有必要做暂估入库因为要弥补亏损盈利无所谓那就把去年的...
如果商品已在去年销售,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来调整差额如果商品已在今年销售,通过“主营业务成本”调整差额如果商品未在今年销售,通过“库存商品”调整差额
如果商品已在去年销售,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来调整差额如果商品已在今年销售,通过“主营业务成本”调整差额如果商品未在今年销售,通过“库存商品”调整差额&nbs...
按原暂估入账分录做一个负数的,再根据发票做一个实际的就可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