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通俗的讲就是会计上认定的所得税费用与按照税务口径认定的应交税费金额不一致时,将暂时性差异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进行平衡的项目.
也就是说,递延所得税既不属于债权资产,也不属于具有实际支付意义的负债,只是一个平衡项目.
递延所得税具有一定的税务规划意义.虽然递延所得税本身不代表债权债务关系,仅仅是一个平衡项目而已,但是这个平衡项目出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哪一方是有税务规划含义的:
如果递延所得税出现在负债方(递延所得税负债),就有推迟纳税的意思,表示企业会计利润(利润总额)多于应税利润(税务口径调整后的利润),即会计利润多而交纳所得税少.这或者体现企业的税务规划能力,或者体现税法的鼓励与限制政策.
如果递延所得税出现在资产方(递延所得税资产),则表示企业会计利润少于应税利润,即会计利润少而交纳所得税多,这也有可能是由于企业故意低估当期利润以平滑未来年度利润而隐藏利润.
所得税会计核算下,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因产生会税暂时性差异从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①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则应对原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调整,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金额:
借:所得税费用、其他综合收益等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②如果以后期间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判断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则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做与上述相反的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其他综合收益等
因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确认和转回,不通过"资产减值损失"核算,通过"所得税费用"、"其他综合收益"等进行核算.同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也体现了谨慎性质量要求.
应纳税所得额是否包含递延所得,看了上文的解读想必大家已经清楚了.所得税费用及递延所得税是企业会计准则中比较难的一章节内容,要想熟悉相关内容和知识点,我们需要结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实务案例来学习.大家明白了吗?
如果你启用了递延所得税科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必须考虑暂时性差异的问题,要不然你计提所得税时分录会不平的。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升值的1000允许扣除的折旧600应纳税所得额是5000-1600
一般来说【1】应纳税所得额为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2】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属于资产类科目...
不一定,属于暂时性差异一定会影响,否则则无影响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匹配-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列入借方,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列入贷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匹配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新增应纳税暂...
1000-20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1万税收滞纳金=981万,我不知道你这个3万有没有结转本年利润要是结转了就是上面这个利润总额。要是没结转就是981-3=978万981万*25...
且允许以后纳税期间扣除、且以后纳税期间预计有足够的所得抵减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项目,在当期确认或转回时,既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又要调整递延所得税。
则应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二、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导致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当关注的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
如果在未来期间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那么确认递延所得税就失去了意议,而且一旦确认了递延所得税会对所得税费用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本年利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