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有个公式=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本期收到的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和本金-减值准备,
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实际利率(此处指同期市场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 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③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④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⑤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应付债券就是企业在记账时的一个会计科目,即发行债券的企业在到期时应付钱给持有债券的人(包括本钱和利息).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受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债券.
债券发行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情况.企业应设置"应付债券"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核算应付债券发行、计提利息、还本付息等情况.
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金额,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存在差额的,还应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对于按面值发行的债券,在每期采用票面利率计提利息时,应当按照与长期借款相一致的原则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其中,对于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其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其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通过"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核算.应付债券按(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异较小时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按照与长期借款相一致的原则计入有关成本、费用.
长期债券到期,企业支付债券本息时,借记"应付债券--面值"和"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应付利息"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以上详细介绍了应付债券摊余成本计算公式是怎样的,也介绍了应付债券是什么意思.作为一名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一定要非常的清楚,应付债券摊余成本计算公式应该如本文所示.如果你已经阅读了本文内容,还想知道更多一些,关注一下本平台相关内容吧.
你就按照,总账余额,来理解就可以了。
-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如果是首期计算,公式中期初摊余成本就是该投资的初始实际支付,即公允价值加相关费用。另外,如果不存在减值时,其摊余成本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一级科...
那么“应付债券--应计利息”肯定会影响债券账面价值的,这个影响因素要加上如果是分期付息,一次还本,那么摊余成本的计算就是你上面的公式,应为这种方式下利息计入“应付...
债券,企业在预计发行债券公司将部分赎回债券时,应调整期初摊余成本,并将调整额计入当期损益。期初摊余成本调整额可按如下公式计算:期初摊余成本=当期收回债权本金的现...
-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计算公式是根据...债券来说,没有疑义,但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而言,其摊余成本按上式计算就出现了...
以摊余成本计量。摊余成本的公式为: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应根据付息次数和本息现金流量贴现,即“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
理性的投资。通用公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本期摊余价值=上期摊余价值+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现金流出或流出[应付性质的为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