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时: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教育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教育经费.2.交纳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教育经费 贷:银行存款.
1、交易事项发生时,依据交易取得之原始凭证(指收据发票)编制记帐凭证(指传票),再依记帐凭证决定各个会计科目的使用以及其金额,按照交易发生之顺序逐笔填入日记簿,这个工作就称"分录".用以记载分录的帐簿称为日记簿,又称序时帐簿、分录簿和原始纪录簿.
2、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
3、按照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的谨慎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财政部[1999]35号文增加了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加上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统称四项计提.
4、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是指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应将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短期投资的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
5、计提,2001年初,在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企业要计提的会计准备从四项扩大到了八项.因此,过去的"四项计提"就将会被"八项计提"所取代.(这"八项计提"也将在上市公司2001年中期报告中反映出来.)新增的四项计提包括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
一、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
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内资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1.5%(特殊企业为2.5%)计算扣除职工教育经费;外商投资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按照工资总额的1.5%(特殊企业为2.5%)计算扣除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应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按照计税工资总额和税法规定提取比例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当年结余可结转到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二、职工教育经费开支范围
举办职工教育的企业、基本建设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按下列范围开支职工教育经费:
1.公务费.包括教职员工的办公费、差旅费、教学器具的维修费等.
2.业务费.包括教师教学实验和购置讲义、资料等费用.
3.兼课酬金.是指聘请兼职教师的兼课酬金.
4.实习研究费.学员在本单位生产实习和经批准到外单位实习研究,以及毕业设计所发生的费用,如有生产实习产品收入的,应以收抵支.
5.设备购置费.主要是指购置一般器具、仪器、图书等费用.
6.委托外单位代培经费.是指本单位职工选送到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单位代为培训,按国家规定应支付的进修培训费.
7.其他经费开支.是指其他零星开支.
下列各项不包括在职工教育经费以内,应按有关规定开支.
(1)专职教职员工的工资和各项劳保、福利、奖金等,以及按规定发给脱产学习的学员工资,不包括在职工教育经费以内,由本人所在单位按规定开支.
(2)学员学习用的教科书,参考资料、计算尺(器)、小件绘图仪器(如量角器、三角板、圆规等)和笔墨、纸张等其他学习用品,应由学员个人自理,不得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开支.
(3)举办职工教育所必需购置的设备,凡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按规定分别由基建投资或企业更新改造资金、行政、事业费中开支,不列入职工教育经费.
(4)举办职工教育所需的教室、校舍、教育基地,应按因陋就简的原则,尽量在现有房屋中调剂解决.必须新建的,老企业可在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中安排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开支;新建单位在设计时就要考虑职工教育必要的设施,所需资金在新建项目的总投资之内解决.
以上是小编对计提职工教育经费的会计分录!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可以补提吗的相关解答,对于这篇文章你有不同见解的话也可以和我们交流!想要获取更多会计干货,欢迎咨询会计网站在线答疑老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提职工教育经费账务处理
计提职工教育经费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贷:其它应付款—职工教育经费
计提时: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教育经费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教育经费。2.交纳...会计科目的使用以及其金额,按照交易发生之顺序逐笔填入日记簿,这个工作就称“分录...
当然是按受益对象,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都可以作为计提此类教育经费的科目。
借管理费用贷其他应付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