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是价外税.我国目前的流转税中,增值税采用价外税模式,消费税与营业税采用价内税模式.历史沿革如下:
1994年后征收的增值税,与此前试行开征的增值税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实行价外税,即与销售货物相关的增值税额独立于价格之外单独核算,不作为价格的组成部分;
(2)扩大了征收范围,即征收范围除了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环节外,还扩展到劳务活动中的加工和修理修配;
(3)简化了税率,即重新调整了税率档次,采用基本税率、低税率和零税率;
(4)采用凭发票计算扣税的办法,即采用以票控税的征收管理办法,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抵扣凭证上注明的税款确定进项税额,将其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后计算出应纳税额;
(5)对纳税人进行了区分,即按销售额的大小和会计核算的健全与否,将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征收办法.
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区别
A.税收征收方式不同
1.价内税是由销售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就是其销售款,而税款由销售款来承担并从中扣除.因此,税款等于销售款乘以税率.
2.价外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包括销售款和税款两部分.由于税款等于销售款乘以税率,而这里的销售款等于货款(即含税价格)减去税款,即不含税价格,因此,税款计算公式演变为:税款=(货款/(1+税率))*税率.
计算公式:
价内税:税款=含税价格*税率
价外税:税款=(含税价格/(1+税率))*税率=不含税价格*税率
B.含义不同
1.价内税就是税金包含在价格之中,作为价格的组成部分的税种.
在以产品销售收入额作为计税依据从价定率征收的情况下,价内税的计税依据是含税价格,它等于成本+利润+税金.如现行消费税和1994年税制改革前的产品税属于价内税.价内税的采用,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用计划价格的产物.
价内税的优点在于:流转税包含在价格之内,由于价格已定,国家可以通过调整价格内税收的比例来调控经济.
价内税的缺点在于:在实行自由价格的条件下,由于价格要灵活,而税收则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稳定,把相对固定的流转税含在价格内,会使价格税收产生相互牵制的作用,双方难以灵活调节.所以实行自由价格的国家一般不选择价内税的模式,而选择价外税模式.
2.价外税是指税金不包含在价格之中,价税分列的税种.
价外税不像价内税那样可以通过变动税收来直接"挤利"或"让利",从而调节生产,但可以用税收变动来影响消费,间接地配合价格发挥调节作用.价外税,有利于全面推行增值税,简化计征手续,计税时只要依据购货发票上注明的已纳税额,按照规定的扣除项目扣除已征税额就行了.价外税也使企业核算成本大大简化,企业只管计算成本和应得利润,税收另在价外考虑.
知识拓展
我国目前的流转税中,增值税采用价外税模式,消费税与营业税采用价内税模式.要注意,对于同一个业务,如果既要交纳消费税,也要交纳增值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计税基数是相同的--都是销售款,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增值税价内税还是价外税?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得知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它是按照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对税收进行的分类.一般说来,价外税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者制订价格以生产价格为基础,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两部分构成,这样国家以流通中商品为对象所征的税款,只能作为价格附加,成为价外税.
因此,税款=含税金额*税率。含税金价外税与价内税的最直接的区别在于计算税款的应用公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增值税税率:(一)纳税...
增值税是价外税。价外税是指与销售货物相关的增值税额独立于价格之外单独核算,不作为价格的组成部分。增值税的应税销售收入中不含销项税额,销售成本中一般也不含进项...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增值税是价外税,而营业税、消费税等是价内税。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所以它和企业实现利润无关。
营业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回答完毕。
只有在流转税范畴才能区分价内税\价外税。流转税含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其中增值税为价外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价内税。价外税由消费者负担,价内税由销售方负担。土...
只有在流转税范畴才能区分价内税\价外税。流转税含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其中增值税为价外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价内税。价外税由消费者负担,价内税由销售方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