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质不同
暂时性差异是由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确认时间或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由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计算口径不一而产生的差异。
2、时间不同
暂时性差异顾名思义是暂时性的差异,不会永久存在。
因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规定在收入和费用确认的范围和标准不一致所造成的差异。永久性差异一旦发生,即永久存在。
3、分类不同
(1)暂时性差异: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应纳税额的影响,可分为应纳税额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额暂时性差异。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外,可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也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2)永久性差异:
①可免税收入
有些项目的收入,会计上列为收入,但税法则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②不可扣除的费用或损失
有些支出在会计上应列为费用或损失,但税法上不予认定,因而使应税利润比会计利润高,计算应税利润时,应将这些项目金额加到利润总额中。
扩展资料:
“永久性差异”的概念
在某一会计期间,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本期产生,不能在以后各期转回,即永久存在,故被称为“永久性差异”。
这是因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规定在收入和费用确认的范围和标准不一致所造成的。这种差异一旦发生,即永久存在。基于税收政策、社会政策及经济政策的考虑,有些会计报表上的收入或费用,在税法上不属于收入或费用;而有些财务报表上不属于收入的项目,在税法上却作为应课税收入。
比如说滞纳金,这个就是永久差异
“暂时性差异”的概念
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列示在会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
暂时性差异可分为时间性差异及其他暂时性差异两类。前者是因收入或费用在会计上确认的期间瑕税法规定申报的期间不同而产生的,后者则因其他原因而使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该差异在以后年度当会计报表上列示的资产收回。或者列示的负债偿还时,会产生应课税金额或扣除金额。
而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对暂时性差异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核算,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后年度申报所得税时可直接依据账面应转回的金额填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比如说固定资产,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不一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