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金额界定标准是什么,经常有小伙伴遇到这个问题,下面由数豆子为大家整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原《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
新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为:“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2.使用年限超过1年;3.单位价值较高。”
《准则》只是强调“单位价值较高”,没有给出具体的价值判断标准,并突出固定资产持有的目的和实物形态的特征。因此,可以参考原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价值的规定。
折旧计提需要根据每项固定资产的年限和残值率分别计算
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平均年限折旧法:
月折旧率=(1-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
月折旧额=月折旧率×原值=(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
残值=原值×残值率
固定资金作为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也有以下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2.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3.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固定资产金额和界定标准都在上文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并且不管是旧的会计准则上的说明还是新的会计准则上的说明都会整理,在录入固定资产的时候要进行折旧处理了。那么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固定资产金额界定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了,本篇文章的介绍就到此了,如果你还有其他会计内容想要了解,请持续关注数豆子。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固定资产没有确切的金额和标准,只需满足...
标准,如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从增值税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固定资产的角度讲,固定资产是指:1.使...
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七条: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器具、工具等。所得税法中没有规定固定资产的金额标准。一般是以企业自身的经营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
目前国家对固定资产准则中没有对固定资产的金额提出金额,只是提出了使用时间的判断标准。
您好,同学,凡是使用年限在一个会计年度以上的有形资产都可以定义为固定资产,监控系统算固定资产。
2.办公桌、办公椅、文件柜等不论价值高低,都记入固定资产。3.没有验收却已使用而没有决算书的情况下,只有等决算出价值才能入帐。非融资租赁的不能入固定资产。4....
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金额,每个单位不一定相同。但是会计准则有规定,一般大于2000元,并且预期可以长期保存使用,可以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
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价值没有规定,只要使用年限达到1年以上,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应该记入“固定资产”还是“低值易耗品”。如纺织企业的缝纫机,虽然价值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