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审计的目标
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4、符合性测试
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6、实质性测试
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8、撰写审计报告
标准流程一共分为四个阶段,不同的事务所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一、初步业务活动;
二、审计计划阶段;
三、审计实施阶段;
四、审计完成阶段;
扩展资料:
会计报表审计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所进行的审计,是最常规的审计业务。通常提供给公司的股东、上级单位,以及政府主管部门。
会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审查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并为专项审计提供线索和依据。财务审计,一般是先从会计报表审计开始,这对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报表审计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所进行的审计,是最常规的审计业务。通常提供给公司的股东、上级单位,以及政府主管部门。
会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审查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并为专项审计提供线索和依据。
财务审计,一般是先从会计报表审计开始,这对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勾稽关系,包括主表与附表、主表与主表、前期报表与本期报表、报表与账簿之间等。
对报表勾稽关系的审计,可以进一步验证报表的正确性,分析企业资金运动的联系和趋势。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主要表现为:
1、前期报表与本期报表的关系,即本期报表中有关项目的期初数等于上期报表的期末数,本期报表中有关项目的累计数是上期报表的累计数加本期发生数;
2、本期报表内部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式等;
3、主表与附表之间的关系,一般附表是用以说明主表中某些特定项目,主表中某些项目是附表的计算结果;
4、各类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之间实际项目的勾稽关系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