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企业所有业务符合规范,按制度处理,不存在任何违法违规情况;复杂的是,基本上不可能所有业务都能按规定处理,这才是最关键的。
另外“吃大亏”也大有文章,可以表现为让内部人“阴了”或对外表现为不符合相关规定,造成非正常损失,当然这种损失不仅于经济上的损失,比如,违反相关规定,被处罚使企业信用、形象等受损等。
对于内部的问题,必须得建立健全各种内部控制、并按有效执行。正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不管哪个企业,舞弊多少时有发生,而且还很难有效防控,要杜绝更是不可能。只能说尽量加强控制。比如,传说中的"会计门",就是因为内控问题,才被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有机可乘。
对外而言,题目说的主要表现在税务问题上。这个问题与内部问题有密切联系,相关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为主要因素,比如财税人员对会计核算错误、对各种税收政策不熟悉,错误编制财务报表、纳税申报失误,交纳税款有误甚至严重的影响企业税收信用评价等,这些都会“吃大亏”。我想,关于用人方面,涉及人力资源管理了,不想说。
所以,企业是一个整体,要想不“吃大亏”,方方面面都应该有所兼顾,虽然这是很困难的事。
说实在,一个内控就够写一本书了,如何查账、防范舞弊篇等更是罄竹难书,幅有限,真不好细说。
多说无益,闪了……
财税问题对企业的影响可大可小,如果不重视财税问题,一个小问题可以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比如企业因未按时申报导致纳税信用等级偏低,继而导致在招标时未获得资格,严重影响企业发展。记得青岛有家博硕广电公司,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将盈余公积转赠股本,涉及个人所得税问题,后来企业申请上市时,税务部门拒绝出具纳税无违纪证明,导致该公司上市受阻。
企业想要避免在财税问题上吃亏,以下几个要点必须把握好。
一、重视。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重视财税问题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要安排专人复杂处理财税事务,积极主动与当地税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对财税处理上有疑问的积极向税务局汇报,至少确保在纳税信用等级上不出问题。作为过来人,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和税务部门打好关系,你绝对不会吃亏。
二、专业。随着税务的金三系统上线和网上办税的大力推广,财税事务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财税工作人员水平的专业要求也更高了,像以前那些老会计,不会电脑操作,更本就无法胜任工作,比如电脑平台勾选认证发票,增值税进项加计抵扣,这些工作没有专业的人员处理,根本无法开展好财税工作。
所以,要避免财税问题上吃亏,其实并不难,当你明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了,自然就不会再吃亏了!
近几年,不少这类企业都是通过个人独资核定征收,来降低企业的实际税赋,个人独资企业核定针对的是设立初期的企业,财务不健全进项成本难以取得,按照核定的利润率通过一定的比例纳税。常见于小规模的服务行业。
但是,办理“核定征收”也是有一些坑需要注意的,比如:
(1)现在很多园区核定方式“五花八门”。个人独资的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五级累进制征收的,要说最正规的核定方式,同样按五级累进制核定行业利润率。所以个人所得税很多都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根据企业开票额,逐级递加。
(2)现在招商机构很多,有些不靠谱的机构推荐的园区甚至是税务“口头承诺”核定征收。对于一些初次接触核定征收的老板或者财务人员,不知道怎么甄别,就吃了不少暗亏。正规的核定征收,税务会出具一张已经核定完成的证明,叫核定征收鉴定表,上面有核定的税率及期限。这张表很大程度的保证了企业的利益。
最后,选择核定征收一定要了解清楚规则,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山东经济开发区个人独资核定征收,服务行业核定利润率10%,出具核定征收鉴定表。
(五级累进实际税率表)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3%,附加税减半增收0.18%,加上以上开票金额对应的税率就是实际总纳税额,总税率5%左右。为了方便外地企业经营,目前园区无需企业法人到场,提供一站式后期服务,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不想占便宜,就不会吃大亏,这句话什么时候都不过时。说到实际的操作,我自己的体会有这么几条:
1 雇佣专业的人,或者专业的机构,不要图省钱,现在做专业服务的人才和机构很多,自己培养也不是不行,时间长,风险大,稍有不慎就吃大亏。
2 违法违规一定不要去碰,特别是想要长期经营,做品牌,做口碑,只要有一点相关风险,都要杜绝,现在的企查查,天眼通都很方便,一出问题就是抹不掉的污点,更会影响后续的融资。
3 公司法人,要放得下身段,多和相关部门接触,互通信息,中国是人情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特别是合法合规的信息交互,及政策普及。
中国企业一般很难在财税吃大亏,主要硬气思考不要出大风险,不要出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