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定义下您提出来的财税思维的范畴。字面理解是指财务和税务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可以不用懂细节,毕竟老板多数是有专职财务人员,但必须有大框架的了解。
财务方面。起码看得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表的主要科目大致含义,同时可以用报表信息反推自己的公司治理。比如收入与以前持平的情况下应收帐款明显增加,有可能是账款催收环节出问题。比如财务费用大幅增加,有可能是融资成本或规模出现大变动。再比如经营性现金流减少可能提示成本现金支出过大等情况。财务方面的思维形成除了遇到过经历过学习过别无他法,只能靠自己逐步积累并形成符合自己习惯特点的一套逻辑思维。
税务方面。这是更加细化和要求更高的方面,原因是,老板要在基本形成财务思维的前提下才能谈税务问题,理由很简单,任何一个老板要达到税务筹划并规避税收的目的都是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做加减调整,不明白大致科目对税务的影响就谈不上形成税务思维。
综上,先别谈什么思维不思维,老板自己先搞懂报表基本逻辑关系和相应税务知识就好,然后再利用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士指导规划企业的内外部管理
我认为中小企业的老板,首要拥有的应该是财税风险管控的思维。
中小企业因其经营规模小,绝大部分存在财务核算不健全、未建立完备的财务制度,也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的状况。因此在办理税务事项方面,面临的潜在的涉税风险也比较多。
一、借壳虚开发票的风险
自增值税税制改革以来,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虚开就成为部分经济犯罪分子的目标,为逃避打击,犯罪分子会采取隐瞒真实身份,借合法企业的名称、纳税信用代码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而谋取非法利益。犯罪分子一般会和正规合法企业的法人接触,以项目联营、投资开发等名头获取信任,再利用法人不懂税法的盲区,诱之以利,大量领取增值税专用发票,顶额虚开快速走逃,最后撇下企业和法人面对税务机关的稽查查处和处罚。
二、假票虚抵的风险
增值税税制的设计是链条式的,从上游购进货物、劳务取得进项税发票,向下游开出销售发票取得销售收入计算销项税,两者相抵即应纳税款或留抵税款。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往往会出现下游已经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了销项税,而上游迟迟未能取得进项税专用发票,或者上游不能取得专用发票,这样企业的实际税负将很高。如此,通过非法途径购买犯罪分子推销的“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抵扣税款降低税负就成为一些企业所谓的税收筹划手段。殊不知,现在随着税收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每个月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都实时进入金税三期税收征管系统,企业非法购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无论真假都会最终现形,假票虚抵的结果最终都是补税、加收滞纳金、并处以罚款。
以上两种涉税风险的违法后果轻则是企业经济上的损失,若虚开虚抵增值税专用发票达到一定的金额和份数,则要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和惩处。
三、少缴不缴税费的风险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四大类21个税种,还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征的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地方各费,这些税费种的征税对象、缴税期限、征税环节等各不相同,对于中小企业的专职或非专职财务人员来说,稍一疏忽就会形成少缴或未缴税费的违法事实。
还有部分中小企业的法人或财务人员,道听途说、盲目相信一些所谓冠之以强化财务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盈利预期等的税收筹划,弯曲理解、肢解税法,在处理税务事项时片面的趋利避害,以损害国家利益来支撑企业发展,也会形成少缴或未缴税费的事实。
四、违反税收征收管理的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对纳税人从税务登记、财务核算、申报纳税等方面规定了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必须遵循的税收征收管理规则,这些规则的制定对企业合法经营起着规范、推动发展的作用,也是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现代税收征管模式的深入推进,“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的提法深得纳税人的欢迎,但也给广大纳税人造成了一种错觉,办税事项不用自己操心,会有税务局的人给操心的。这种错觉模糊了征税人和纳税人的责任边界,混淆了征税人和纳税人的义务范围,把税务部门和纳税人在依法纳税方面的本应该的相向而行异化成了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前面拉、后面推,长此以往,纳税人尤其是中小企业就形成了应对税收管理的惰性思维。这种惰性思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会因为税务部门的思路转变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变化就演变成潜在的涉税风险,导致中小企业面临税务部门的行政处罚或经济惩罚。
涉税风险的防范之道
一、提高财税管理站位,从思想上重视财税管理。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财税管理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日趋规范和完善,财税管理在企业竞争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一个企业如果在财税上没有管理好,那么将会面临很大的企业危机,将会面临经营收入的缺血和财务利润的失血,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为了迎接竞争激励的市场,搞好生产管理和财税管理是必然的,只有这样才能规避风险,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达到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二、增强合法经营意识,从行动上规避涉税风险。
企业要想长远长足发展,走得快不如走得稳,涉税风险如同发展道路上的沟沟坎坎,爬坡过坎必然是经营管理中的常态,因此企业经营者要切实增强合法经营意识,和财务人员一起树立财税管理合法守法行稳致远的理念,在琐碎的税务事项处理中避开涉税风险,做依法纳税的守法者。
三、主动学习提高依法纳税能力。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税收知识体系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科学,涉税风险的形成归根结底还是对税法和税收管理的不懂行造成的,尤其对于我国广大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来说,合法经营、稳健发展无疑是一直以来的追求,当然专门以虚开发票、骗取退税为业的犯罪团伙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之内。因此,企业经营者要对税法有基本的了解,对合法和非法的税收行为必须有基本的认识,财务管理人员更要深入了解税法,不能知法犯法。这就需要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人员主动提升财税管理的能力,通过纸媒体、新媒体学习税法知识,掌握税收在本企业的流转运行过程,主动规避涉税风险。进而在掌握税法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通过税收优惠、税收筹划等一些合理合法的避税方法来达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目标。
四、及时“复盘”及时“止损”。
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行“简政放权”,要求税务部门对企业的检查要降低频次,用“双随机一公开”解决随意检查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涉税风险,比如某企业近五年来一直没有被税务检查过,今年被随机抽中,经检查,发现存在两类问题,一类是某类型问题五年来重复出现,另一类是四年前发生的数个涉税问题因财务人员早已经更换,如今无人能说清楚。最后导致小问题累计成大问题,滞纳金、罚款一大笔。
因此,企业要每年对上一纳税年度的纳税情况做一次“复盘”,可以邀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税务审计,查缺补漏及时“止损”,这样虽然付出了一些审计费用,但是至少做到了心里有底。
五、利用好税务顾问制度,交真心的税务朋友。
随着税收管理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增强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纳税人和征税人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不断相向而行的行动,加强税务联系及时获取有益资讯的中国特色的税务顾问制度已经开始在不同地方萌芽。
和税收管理员制度不同的是,税务顾问制度明晰了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税务部门不再是纳税人的“大保姆”,而是纳税人的“贴心人”,有问必答、非请勿扰才是建立在正常的、合法的征纳关系上的新常态。因此,老板们要和税务顾问真心的交朋友,及时获取有益的资讯,帮助企业规避财税风险。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配图和本文无关,只是有感而发。
就目前来说,部分公司老板对财务知识不是很专业,主要由财务总监把控。然而经营企业,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思维、财务基本功,比如从注册公司、运营管理、到上市、融资、避税、甚至注销、股权转让,都涉及大量的财税知识和财务思维。
为了公司全面资金管理及公司运营,作为公司老板应了解以下相关知识:现金为王、成本领先、利润设计、风险可控、数据可表、税务可筹、财务杠杆、报表可视、考核激励、精细核算……
老板只管报表,利润,税交给财务处理,一分钱一分货,牛逼的人可以给你省钱,正儿八经的人是在断你的财路
目前很多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老板,走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开始在思考企业运营系统搭建的问题,当然我们也有的企业老板在往前走的过程中,开始注重财务的学习与认知。
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规模,对财务要求也不一样。企业刚开始阶段的时候,你可能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营销、生产、产品、市场、团队建设等方面,等到你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你会发现你的产品、营销等等都已经不是你的主要问题了,这时候你的财务,你的这些内部的管理,就会变成你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从某种角度上讲,我们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老板就是头,一个企业光有老板是不行的,所以除了有一个脑袋之外,我们还有一个身体,这个身体就是我们的产品、生产系统、管理体系。脑袋管着我们公司的战略,这个产品是围着我们企业生存的根本,我们企业在初创阶段最头痛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营销、一个是采购,一只脚是营销一只脚是采购,这两大问题,一买一卖。
有产品、有老板、有战略、有采购和销售,这个时候企业基本就开始成立了,然后也开始能够正常的运营,企业也有了利润,这个时候企业能做到1000w到2000w。但是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突破2000w往3000w甚至3000w以上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公司的业务体系、价值链体系当中,缺少一个支撑体系,而这个支撑体系就是我们企业的左膀右臂,这个左膀右臂就是财务、其他的比如IT、人力资源、这些构成了我们企业管理的后勤支撑体系。
因为有了这两只臂膀,我们整个企业才能够迅速的往前发展,但是我们很多企业在初创阶段,他是没有这两只臂膀的,只有两条腿,有产品采购、有销售。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民营企业在初创阶段,老板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营销上面,你们可以去问问老板,在他的心目中哪个部门是排在第一位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营销第一,哪个是第二?生产是第二,哪个是第三,可能是财务或者第四才是财务。这是很多企业在初创阶段对财务的不重视,最后导致企业出现很多问题,当然我们也能够理解,企业在规模小的时候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营销方面了,但是这对企业来说也会造成很多麻烦,当你企业突破了采购跟营销这两关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突破他的财务管理关。
什么叫企业管理,换句话说就是用数字化管理企业,数字化管理企业的一切的前提是什么?就是我们财务管理的强大,我们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因为财务能够涉及到企业的营销、生产、采购、人力资源、战略等等。财务是一切管理的核心,因为财务通过数据掌控的我们的营销、采购、生产、人力资源、战略等等,现在很多老板是营销懂一些,采购也了解,生产也知道,唯独财务不熟悉,因为财务不熟悉导致他整个管理的环节当中是断裂的,所以给企业造成了很多麻烦很多损失,给企业带来了很多风险。
对企业财务不了解也是我们现在民营企业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老板对财务方面比较陌生,是因为很少有做财务的人成为老板,因为他们做财务时间越长,人的性格越保守、僵化。不懂得变通、死板,因为有这么多的习惯所以财务人员创业的较少,老板大多数在创业过程中很少是财务出身的,所以在整个企业管理的环节当中财务是一个缺口。
谁才是真正的财务总监,在民营企业老板才是真正的财务总监。比如:公司最缺钱的时候谁最急?税务局来人的时候谁去打交道?作为一个老板要不要懂财务?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定是半个财务专家。
老板不懂财务会带来什么问题:
帐不清楚:成本是多少、账上有多少钱、赚了多少钱,高管分红没法分
钱的效率低:资金周转速度很慢
税务风险高:因为增值税发票的问题判刑的老板很多
成本浪费严重:整体运营成本有很大的浪费,低效率带来的浪费
做事没规划:想一出是一出,没有提前的规划和预算
财务人员管理困难:我们招聘一个财务人员不知道怎么样
财务能为企业做什么?民营企业财务可以分为两个级别。
第一个是小财务:记账,管钱,交税
带二个是大财务:股权架构设计、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全面预算管理、避税节税筹划、成本分析管控、内控流程设计、全面风险管理运营资金管理、客户信用管理、投资融资、并购重组、报价模型、甚至包括:商业设计书等,只有走到大财务的层次上来,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
大多数财务人员只给老板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对于管理报表很少给老板报。
企业在一步步的做大的过程中,老板也开始拥有多家公司,从开始一家到后来的三家四家甚至20多家,甚至更多。但是这个公司的股权架构,却是没有进行过设计的,所以现在民营企业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是整个股权架构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公司的法人代表,公司的股东都是没有经过提前规划,所以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处在困惑,不知如何去运作,也是建议民企企业家当自己的能级不足的时候就要提升企业与个人的能级,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企业走的更长。
懂得如何规范记账;熟知财税政策,这样有利于知道哪些税务必须缴,哪些税务可以交,能做到有效节约税务成本,从而达到为企业趋利避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