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始建于1953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高校。学校先后成为“中国政府原子能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单位,获高教学会“全国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985工程 | 211工程 | 是 | 34所自助划线 | 科研规模 | 研究教学型|研教2型 | 学校类型 | 理工 | ||
研招规格 | 研究生院 | 院校隶属 | 工业与信息化部 | 文学排名 | 171 | 医学排名 | 理学排名 | 249 | |
院校代码 | 哲学排名 | 综合排名 | 66 | 农学排名 | 法学排名 | 135 | |||
经济学排名 | 101 | 艺术学排名 | 167 | 教育学排名 | 77 | 管理学排名 | 46 | 历史学排名 | |
社会科学排名 | 108 | 自然科学排名 | 56 | 工学排名 | 43 |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占地面积138.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77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设有17个学院(系、部);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10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图书馆共有藏书682.31万册。
学校以船舶与海洋装备、海洋信息、船舶动力、先进核能与核安全4个学科群为牵引,构建主体学科优势突出、通用和基础学科支撑配套、文管学科独具特色、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一级、二级重点学科各1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重点学科11个。现有本科招生专业38个,教育部特色专业7个,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29个,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获得A+和A-等级,一级学科博士点排名全部进入全国前30%。
当前,学校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为使命,以“双一流”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紧紧抓住“三海一核”领域的国家战略机遇,强化特色,继承创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开启全面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新航程。
科研工作一直是学校发展的先行力量,不仅以国内实验潜艇、水翼艇、舰载计算机、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前列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减振降噪、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核动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验证评估、高性能舰船设计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当前,学校是我国数值水池虚拟实验系统的联合牵头研制单位,是我国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智能船舶核心设计研发单位,是“蛟龙号”7000米载人、深海勇士潜水器水下导航定位系统国产化的装备提供方,为我国三体搜救艇、万吨集装箱船、钻井平台等新船型开发及深海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术支撑。“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项目33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0余项。学校获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和“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通过“双认证”的大学。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为14家国家认定的实验室,也是一个国家对俄科技合作平台,先进导航与海洋智能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平台取得突破。牵头成立“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舰船动力”“先进海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获黑龙江省认定。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文化传统
多年来,学校坚持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培育的“哈军工精神”,形成了“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凝炼了“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形成了“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教风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
哈尔滨工程大学开设专业
工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核工程与核技术 轮机工程 信息对抗技术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自动化 飞行器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