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外开放倒逼国内改革
外贸发展同时面临国内和国际两种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蔡昉认为,应该统筹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现在我国面临的一个机遇是,更加对外开放其实也能倒逼国内改革,解决国内问题。”蔡昉称。
蔡昉举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规则的制定,包括经贸规则的重构等,不仅能力争体现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在此过程中也有助于推进国内相关体制的改革。
不仅是国内国际环境要统筹考虑,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还提到要用好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资源。
李春生解释道,虽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长远看还不足以支撑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序发展,应利用好国外的自然资源。此外,我国的人口规模和就业压力,决定了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要做世界工厂这个角色。
重点推进的自贸区谈判可探索“零关税”
为推进我国外贸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鲁培军建议可以进一步降低关税。
鲁培军认为,自去年11月1日起,我国关税总水平虽由2010年的履行完入世承诺的9.8%进一步降低到7.5%,但客观来说仍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我国在进口环节征收增值税,使得进口货物的综合税率较高。2018年我国进口货物综合税率为19.8%,美国则为2.5%。
再加上我国对外贸易较长时间处于顺差,鲁培军表示,今年1到9月,顺差较去年同期扩大了44.2%。因此,如何运用好关税这个“杠杆”,进一步发挥进口对我国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巍建议,在一些重点推进的自贸区谈判中,可以探索实行“零关税”。将一些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授权在自由贸易港先行先试,以助于外贸尽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