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0年新中国首批注册商标颁布以来,2018年上半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为358.6万件;完成商标审查306.5万件。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商标累计申请量3142.8万件,累计注册量1939.5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1680.7万件,平均每6.1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个有效商标。
商标总量越来越多,存量就越来越少,毕竟四字以下长度的商标才容易识别和记忆。因此,商标变成了一种资源,产生了商标转让的买卖。
那么商标转让过程中企业到底买什么?
1、买稀缺:
“人有我无”最能说明商标的稀缺性。商标是排他独占的,想到的好商标也许被别人握在手里,或者成为自己注册新商标的阻碍(近似),不得不买。
2、买实用:
抢市场,快营销,市场竞争的烈度要求企业推产品的速度越来越快,尽管商标局一直再努力,但一年多的商标注册时间,往往拖了商品走向市场的后腿。即买即用,抢滩必备。
3、买投资:
正因为对稀缺商标的需求,投资商标也是一条赚钱的门路。当然,由于商标存在三年不使用撤销、商标无效等风险,除了快速脱手赚一笔,一般的商标客很难持有大量商标并维护。
那么商标机构到底卖什么?1、卖信息:
买卖很简单,但获取信息却很难。对企业而言找到商标的实际持有人并不是件容易事。远不如等转让机构拿着待转商标簿“选美”来的舒服。所以,商标转让机构持有的大量商标信息和商标客的信息是企业的实际需求,能够节约大量时间成本。
2、卖钱:
“低买高卖”,形容买标人和卖标人最为贴切。如何让客户得到一个满意的价格,是商标转让机构能力的体现。客户自己出马往往受供方钳制:“极品商标!再加十万!”不冷静就会多花钱。而转让机构出马则能够依据经验判断商标的真实价值,最终使客户受益。
3、卖团队:
“嘴皮一动就成交”那是买菜,商标转让需要国家备案,需要公证,需要一并转让相关商标,商标买卖看似简单,实则困难。评估待转商标撤三、无效、异议的风险,书件制作、合同审查、跑公证、报备案,专业要求在这里,还是团队写作更省心、更放心。
4、卖时间:
信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转让团队辛苦搜集的;标源不是商标持有人说给就给的,而是转让人员软磨硬泡得来的;价值评估不是拍脑门定下的,而是综合分析算出来的;价格不是一口应下的,而是反复谈判敲定的……用中介人员加班的时间为客户省时间,这也是商标转让机构的价值所在。
品牌升级,选择了购买商标的案例如下:1、喜茶——花70万买个商标,重振旗鼓:
历经三年注册商标的失败,聂云宸最终放弃了对商标的注册,转而选择购买商标,喜茶商标,就是他花了70万买的。有了注册商标,聂云宸的品牌就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山寨品牌就再也不能肆无忌惮了。
在喜茶之前,我们公司叫作皇茶,后来因为商标的原因,被迫改名。皇茶这个名字是我起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商标就是注册不下来。第一次驳回的时候,我们已经开了很多店了,拖啊拖,复啊复,最后就3年过去了,我们店都开到广州和深圳了,才确定这个商标是彻底注册不到的,最后我只好改名。
——喜茶创始人聂云辰
2、美国苹果公司“iPad商标侵权案”:
2012年2月,唯冠要求在上海地区禁售iPad的听证会结束,苹果提请驳回禁售令。2012年6月,广东省高院通报,苹果支付6000万美元解决IPAD商标纠纷。
3、汉王科技和苹果之间的“i-phone”商标:
在汉王科技招股意向书显示,2009年7月,汉王与苹果公司达成协议,将“i-phone”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协议金额大约为2500万人民币。
需要资料和流程:1、需要资料:公司营业执照和身份证;
2、流程:商标转让申请受理通知书(大约30-60天);商标转让证明(大约4个月)。
我们是专注于知识产权10年的老牌机构,喜欢本篇文章的,可以收藏哦,如果大家有什么关于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的,可以私信一休,私信我,免费解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