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出一批“发光发热”的改革开放新举措,包括争取更多首创性项目落地,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深化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和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扩大开放,争取率先试点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上限,取消商用车、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等。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人才居转户7年缩短为5年,核心人才3年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介绍,临港新片区将聚焦吸引国内和国际各方面的人才。新片区人才新政方面,人才“居转户”(居住证转户籍)年限从原来的7年缩短到5年,核心人才进一步缩短到3年。
陈寅透露,新片区人才新政还包括,对于非上海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将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原政策还要求缴纳个税或者社保年限5年,新片区将缩短到3年。
陈寅还表示,在资金方面,上海将设立新片区专项发展资金,5年出资总规模不少于1000亿,重点是要支持新片区内的高端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调整购房限制,外地单身满3年社保可买房
商务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方案有三大特点
首先,商务部回应,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有三个特点,:
一是坚持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发挥开放型制度体系优势,推动统筹国际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跨境服务贸易等功能集聚,整体提升区域产业能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是坚持对标国际高标准。在前期探索实践基础上,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方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研究提出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
三是坚持以风险防控为底线。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从重点领域监管、信用分级管理和边界安全等不同维度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风险防范水平。
国务院: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新片区将实施高标准的贸易自由化。在新片区内设立物理围网区域,建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作为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自由贸易园区的重要载体,在全面实施综合保税区政策的基础上,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要求,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对境外抵离物理围网区域的货物,探索实施以安全监管为主、体现更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监管模式,提高口岸监管服务效率,增强国际中转集拼枢纽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