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根据《201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缴政策口径》规定,企业将非货币性资产用于公益性捐赠支出,在视同销售的同时,可以按照非货币性资产视同销售的公允价值作为公益性捐赠扣除额,并按照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公益性捐赠是公益、救济性捐赠(以下简称公益性捐赠),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盈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
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所得款将捐给贫困人民.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明确定义:《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所称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以上详细介绍了非货币性公益捐赠企业所得税处理方式是怎样的,也接受了公益性捐赠是怎么回事.作为一名接受了非货币性公益性捐赠的企业的财务人员,一定要非常清楚,非货币性公益捐赠企业所得税处理方式如本文所示.会计人员需要接触到的业务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业务都需要及时的进行会计处理,本平台提供各种会计处理方式.
捐赠支出所得税前扣除标准
160号)规定:“一、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同时发生扶贫捐赠和其他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准予按年度利润总额的12%在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扣除。《公...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
对于企业所得税,这是一项永久性差异,需要作纳税调增。个人所得税公益捐赠超过该项所得30%部分不允许扣除,这其实和企业所得税法的处理是一致,没有差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就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结转扣除有关政策通知如下:一、企业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