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财会〔2012〕19号)第六条规定:企业接受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是,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于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29号公告)第二条"企业接收股东划入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规定:
(一)企业接收股东划入资产(包括股东赠予资产、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接收原非流通股股东和新非流通股股东赠予的资产、股东放弃本企业的股权,下同),凡合同、协议约定作为资本金(包括资本公积)且在会计上已做实际处理的,不计入企业的收入总额,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
(二)企业接收股东划入资产,凡作为收入处理的,应按公允价值计入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按公允价值确定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
新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帐务处理》对"营业外收入"科目的规定可以看出,该科目下设置了"捐赠利得"的明细科目,说明新会计准则规定将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作为"捐赠利得"直接计入接受捐赠当期的"营业外收入",与现行企业所得税没有差异.
举例:某企业2018年6月接受捐赠的一台设备,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万元,增值税1.6万元,企业另支付不含税运输费用1万元,增值税0.1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应确认固定资产原值=10+1=11(万元),接受设备捐赠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1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营业外收入116000
银行存款11000
对于接受捐赠收入要交企业所得税吗这一问题上述文章已经为大家作了梳理解读.现在对于捐赠的会计处理、税务处理等问题准则和税法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实务中大家学要考虑两者的差异,按照税务处理依据税法、会计处理依据准则的相关原则来进行处理.如果大家涉及到这类问题自己不会的,可以点击问答向我们咨询哦~
接受捐赠收入要交企业所得税。接受捐赠的收入不是免税收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的企业及个人接受捐赠收入是应税收入,对于企业而言,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接受捐赠收入属于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45号:(二)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三)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帐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
45号:(二)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三)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帐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
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应将应交所得税金额转入“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会计处理如下:借:库存现金贷:营业外收入-捐...
纳税人接受的捐赠收入可转入企业资本公积金,不计征所得税。
接受捐赠是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接受捐赠收入属于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应缴纳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