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的计提最好是当月计提当月的,当月结平应付工资,这样就不会产生误差.如果不是计提当月的,产生了误差,那就红冲.注意:千万别做反向分录.要不,到年底统计工资总额时就会很麻烦的.
一、采取计提工资的方法,一般都是本月提取,下月发放.多提了冲销或下月少提,少提了下月再补提.
二、也可以采取不提取的方法入账,帐务处理如下: 1、每月按照实际工资支付时 借:应付工资 贷: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贷:现金 2、月末对实发工资进行分配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制造费用等) .
什么是工资计提?
工资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
需要计提,这样才能反映发工资的情况.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或生产成本等相关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金
其他应付款--医疗金
其他应付款--失业金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应缴税费--个人所得税
现金
工资一定要计提吗,跟不计提有什么分别吗
按照会计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当月发生的用工费用要计入企业当月成本,但是由于发放方式的不同,出现了工资薪金是否需要计提这一问题.
若企业工资的发放方式是当月工资,当月发放,那么,按照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当月发生,当月入账,工资薪金费用则不需要计提,而是在月底直接分配.
若企业的工资发放方式是采取本月工资,下月发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发工资"形式,这样,就造成了工资计算与发放的滞后性.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每月必须等到该月结束后才能完整根据每位员工的考勤、绩效进行工资计算.所以,为了满足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就需要参考企业工资薪金的历史情况预估当月工资的发生数,进行计提并入账.
关于工资是否都是当月发当月计提我们就说到这里.其实工资的发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有过硬的专业能力,面对不同的情况能做出不能的应对措施.如果你在之后的学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欢迎你随时登陆到我们网站寻求解答.
工资可以当月计提,当月发放。比如有的单位是当月发放当月工资。按照会计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当月发生的用工费用要计入企业当月成本,但是由于发放方式的不同,企业一般有...
应付福利费等贷:应付工资三、计提工资和不计提工资帐务处理区别1、采用计提工资方式,先按管理、销售、生产、福利等部门人员的工资预提,然后按实际工资发放。这种方...
但是发放工资可就必须要准确了,你11月15日发和是什么时间的工资呢?当月的吗,还没到月底,怎么会知道16日至30日的出勤情况?所以我认为月末计提当月工资,次月发放上月工...
不超过工资的14%可以所得税前扣除,但不能计提。2、发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即使计提多了,也不能在这里冲回,可以再做一个凭证冲,但冲时是管理费用借方红数,不能...
福利费按实际金额列支,不超过工资的14%可以所得税前扣除,但不能计提。2、发工资时...即使计提多了,也不能在这里冲回,可以再做一个凭证冲,但冲时是管理费用借方红数,不能...
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是期末时点数据,当月计提当月发放了,表上没有应付职工薪酬数据,但货币资金减少了,如当月计提当月没有发放,表上有应付职工薪酬数据。不是没有数据...
贷:现金第二步:就是当月结转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贷:应付工资都在本月做,这样就把职工的工资做到费用里了。如果你说的工资当月计提,当月发放。可能是这...
计提是为了更好真实的反应当月的财务状况,要不然本月实际发生了却没有做帐,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当月发就没必要计提,直接计入:借:应付职工薪酬,贷:现金,月末时再分派工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