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金额如何确定,以下是数豆子整理的内容。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金额如何确定初始取得投资时点的入账价值,是未经调整的金额;入账价值是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后的金额。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如下:持有至到期投资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其发生减值时,应当在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为了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企业应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本科目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类别和品种进行明细核算。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股票有许多不同的价值表现形式,票面面额和发行价格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票面面额是印刷在股票票面上的金额,表示每一单位股份所代表的资本额;股票票面金额总值即为公司的注册资本总额。
如何界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都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一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不能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图"。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
上文小编讲诉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金额如何确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如果不知道的请按以上内容的要求去做。小编提醒大家一定要熟知要求相关操作,这是企业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根据上文小编建议大家一定要在理解中记忆,以免再碰到类似问题!
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发生了交易费用也要计入初始确认金额,也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等于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注意:企业取得...
都不包括!1、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计量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2、金融资产的四类,初始确认金额都是不包含已到期但尚未支付,他...
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扩展资料金融资产中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分两个明细:1.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2.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所以除了实际付款额扣除面值后的金额都计入利息调整.
这个差额就是给购买者的补偿。也就是折价发行。反之,则市场实际利率低于票面利率,为了弥补债券发行方的损失,将按高于面值发行。也就是溢价发行。初始确认金额高于票...
错误答案解析:[解析]正常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只能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不得采用直线法摊销。
正确答案:B:错答案解析:正常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只能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不得采用直线法摊销。
错【答案解析】正常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只能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不得采用直线法摊销。
摊余成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和加上或减去累计摊销额以及扣除减值损失后的金额。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