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计划和收益计划如何设定,最近很多小伙伴关注这个问题,下面由数豆子为大家整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新旧准则最大的不同在于新准则首次提出了离职后福利的概念。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种类型。
(1)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根据新准则,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属于设定提存计划,需在"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中核算,而原准则下是在"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中核算。
(2)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如企业为职工提供的社会统筹外补充退休金。旧准则没有对此项业务做明确的处理规定,而在新准则中规范了处理方法。设定受益计划的实施比较麻烦,可能需要精算师确定每期应为职工缴费的金额,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精算师精算的结果计算确定企业每期的年金费用水平,并进行相关的确认和列报。这一变动可能会对很多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新准则相比于旧准则的主要变动之处还有:
(1)对职工和职工薪酬的定义做了更全面的阐述;
(2)将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辞退福利等定义和处理方法由指南和讲解移入准则正文;
(3)提出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概念和核算方法。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符合提存条件的,适用设定提存计划的准则规定,否则按设定受益计划的规定处理
提存计划,你可以理解为社保的一个变形,单位每期按照一定标准向某基金付钱,不形成资产,以后职工找社保结算去,与企业无关。收益计划,就是企业自己建立一个基金,但是让专业机构去管理,因此这部分提存的钱,就会形成一项资产,可能有净资产或者净负债。怎么理解,某时点这个基金的公允价值大于或者小于承诺将来要向职工支付金额的现值(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和应付职工薪酬)。这个承诺支付金额一要看当初合同怎么约定的,还要看经济环境、医疗水平的发展,所以不断变化。
2006年2月2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同时废止。新旧准则最大的不同在于新准则首次提出了离职后福利的概念。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
的有关规定,并不属于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提存计划和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存在相同之处:(1)会计处理的理论基础相同,都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将企业年金作为一种...
应付职工薪酬设定提存计划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对于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应当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提供的服务而应向单独主体缴存的提存金(养老保...
企业承担的义务仅限于按照规定标准提存的金额,属于设定提存计划。其余的均不是设定...和推定义务。根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文件的规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即收益水平与企...
根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文件的规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待遇即收益水平与...企业承担的义务仅限于按照规定标准提存的金额,属于设定提存计划。其余的均不是设定...
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在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的义...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
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新准则按照职工的离职后福利是否可以事先确定,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
在这种情况下,与基金资产相关的风险全部由企业承担。二、美国养老金会计处理的简要介绍由于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中养老金的具体内容和约定条款不同,相关...
年金在IFRS中有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大类,其中设定提存计划的处理基本与补充养老保险一致。设定受益计划在国内的法规中未作规定,实务上国内目前也没有,所以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