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50%为中央财政收入,50%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2019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示,4月1日减增值税,5月1日降社保费率 。
增值税的税率是17%的时候,1.17是根据数学公式演算来的。因为:
第一,首先要清晰的意识到增值税是个价外税,看到增值税的时候就一定要做价税分离;
第二,不论增值税的税率是17%,还是6%或是3%,增值税的税额计算公式=不含税收入*税率;
第三,当购买一个商品的时候,假设某商品的不含税收入是10000元,税率是17%,那么它的应税税额=10000*17%=1700元;
第四,知道了不含税收入,计算出了应税税额,那么含增值税的收入=不含税收入+税额,引用第三点的例子来说,含税收入=10000+(10000*17%)=11700元,这一计算方式从数学上来说,还可以是括号外的10000分别要与括号内的每一个因数相乘,也就可以演算为含税收入=10000*(1+17%)=11700元;
第五,由此可见,由于增值税的价外税性质,当我们得到一个收入的时候,它往往是已经包含了税额的,所以计算不含税收入的时候,根据第四点的公式,不含税收入=含税收入/1.17,所以增值税中的1.17就是这样演算来的。
扩展资料: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
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50%为中央财政收入,50%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并明确了适用11%税率的货物范围和抵扣进项税额规定。
从2018年5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