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险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根据《保险法》第一百一十七、一百二十五和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个人保险代理人属于保险代理人的一种,其与保险公司之间签订的是委托代理协议,且不得同时接受两个以上保险人的委托。
保险代理人不是保险公司员工,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不是劳动合同而是委托代理合同,而且只能代理一家保险公司。与其他行业营销员相比,都是销售一家公司的产品,接受公司的培训和管理,但没有劳动合同的保障、没有五险一金、也没有底薪。
2、保险代理人的待遇
每家保险公司都有针对代理人的管理办法(俗称基本法),对业务和团队管理两条线的代理人待遇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收入多少只与自己和团队的业绩有关,年薪不足一万的有,十万、百万的也有,甚至某些明星代理人年收入上千万,“百万年薪不是梦”就是某些保险招聘时的口号。
很多人认为保险提成高,的确,二十/三十年期交的长期保险首年佣金最高可以达到35%,趸交(即一次性全额缴费)保险佣金一般为2%,这么说来,有底薪而且提成比例比保险高的行业很多很多。
那么保险代理人的实际收入怎么样呢?中国保险协会公布的《保险营销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人身保险营销员收入方面,2013年月均收入在1333元以下的占比63.1%,月均收入在1333元-3500元的占比18%,月均收入在3500-7339元的占比11.2%。在财险营销员收入方面,月均收入在1333元以下的占比45.2%,月均收入在1333-3500元的占比27.5%,月均收入在3500-7339元的占比13.7%。
没有最低收入保障,没有五险一金,在这样的实际收入面前,保险代理人的留存率低就很容易理解了。更有甚者,某些客户连佣金都不放过,也不想想,佣金都没了,谁为客户服务?
3、保险代理人的工作量
保险代理人是相对自由的,一般开完早会之后就是自由展业的时间。
理论上工作量可以自己定,工作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可以陌生拜访、电话约访、面谈、回访老客户,也可以接送孩子上学、回家做家务、和朋友闲聊等等。但所有的费用,包括过年以公司名义送的“福”字、挂历等都要自掏腰包,甚至有的在公司复印身份证都要花钱,而一切收入源于业绩。在这样的业绩和生存压力下,边玩边干肯定是不行的。
4、保险代理人的社会地位
保险代理人要有业绩,就要接触形形色色的熟悉或陌生的人,就要面对无数次的拒绝,就要自己抚平挫折带来的伤害,甚至还会面对家人的反对。
有人认为“保险是骗人的”,原因有很多:有保险代理人接受错误培训的原因,有个别代理人故意误导的原因,有客户不了解保险或期望过高的原因、有保险条款不容易理解的原因,有公司产说会解说不清的原因。但最后往往归结到“保险不骗人,骗人的是代理人”。
5、保险代理人的贡献
中国保险业20多年来快速发展,保费收入以平均每年超过30%的速度在增长,至2016年底中国保险业积累起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资产(已经有六家保险公司位列世界500强),为社会保障、资金融通、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方面作出巨大的贡献,而支撑和带来中国保险业繁荣的正是700万中国保险代理人的努力工作。
在保险公司感叹代理人不够忠诚不够勤勉,公众埋怨代理人过于纠缠有点烦,个别保户谩骂代理人趋利误引,管理部门要求代理人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而专家们则呼吁尽快提高代理人的综合素质等等,保险代理人有多少怨言吗?很少很少,网上都很难搜到。维护保险、维护保险公司的言论倒是很多,傻不傻?就是这样的傻子们,在支撑着保险业的繁荣,在大街小巷中、顶着误解和嘲讽,为人们带来保障、为伤残病人们、为孤儿寡母们带来生的希望。
如果您想要自由轻松的工作,请不要选择保险,保险代理人需要自律、需要艰苦的付出;
如果您有人脉有资源就觉得能干好,请三思而后行,保险代理人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更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如果您以为靠一付伶牙俐齿就能成就事业就大错特错了,保险代理人需要诚信,需要正直的人品才能长久,能说会道且有人脉的脱落者比比皆是......
我觉得做保险代理人最大的好处是:
(1)保险由各种法律为客户做了充足的保障,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为客户推荐保障计划和产品,不需要隐瞒和欺骗,无论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无愧我心!
(2)收入由业绩决定,如果做得好,上不封顶,同事之间没有尔虞吾诈,上升通道始终是敞开的,虽然难但有希望。
(3)保险理赔确实能够解决非常多的问题,能够避免孩子因财务问题而辍学甚至流落街头、能够让“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父母们活得更容易些。
“老有所养,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的大同世界也许永远都无法实现,但保险代理人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离她更近一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