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调整增加额是根据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计算而来的,是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调增金额得来的,比如有滞纳金支出100,那纳税调增金额就是100.
按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和按会计准则的资产账面价值进行对比.确认递延所得税额.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办公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如果你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正好和税法规定一致,则不需要做纳税调整.但很多时候实物折旧年限和税法要求不一致,则需要做纳税调整,举例如下:
假设你公司有个办公桌,9000元,无残值,按3年摊销.
一年的折旧=9000/3=3000而税法规定的办公家具折旧年限为5年那么,税收准予税前扣除的折旧=9000/5=1800第一年纳税调增 3000-1800=1200
第二年纳税调增 1200
第三年纳税调增 1200
第四年纳税调减 1800
第五年纳税调减 1800
账务处理:计提折旧时
借:销售费用-折旧费 3000
贷:累计折旧 3000
第一年纳税调增:1200第一年调增交企业所得税1200*25%=300
借:所得税费用 3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00
计提折旧分录都一样第二年、第三年所得税费用的分录也一样第三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300+300+300=900
第四年纳税调减1800
第四年调减企业所得税1800*25%=450
借:所得税费用 -4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450
第五年分录一样
第五年递延所得税负债=-450-450+900=0
账务刚好处理完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纳税调整增加额在报表的哪里体现?因此,要知道纳税调整增加额是多少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上面的数额来确定.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有纳税调整增加额,至于企业有纳税调整增加额后的影响,也可以来网站进一步了解.
纳税调整增加额是什么意思
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纳税调整额遵循“调表不调账”原则,即在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按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申报企业所得税,可是会计还是按会计制度的规定不调整账务账务处理...
但所得税并不是按利润总额来计征的,而是按应纳税所得额。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是500...损益表的企业利润是按会计制度计算出来的,不管税法上做任何的纳税调整,也不调整会...
如果你们有纳税调整事项.你们所要缴纳的税是要上升的.所以你们等于依你们的会计利润为基础多缴一点税的.对于调减的.一般的税务机关的处理是把这个留抵下期的所得税...
如果你们有纳税调整事项.你们所要缴纳的税是要上升的.所以你们等于依你们的会计利润为基础多缴一点税的.对于调减的.一般的税务机关的处理是把这个留抵下期的所得税.而...
体现企业实际的会计利润。应按实际发放的工资计入代方,并提取相关费用,年终按税法进行调整。全年实发工资总额-800*全年月平职工人数*12=所得额调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