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怕吃苦,刚入行,老板会让咱们做些打杂的小事尤其私人老板,刚开始,一个堂堂大会计要风雨无阻地天天跑银行,骑车来回三个小时去税务局,都快睡着了,因为打了一次车,让老板报销时,他的脸色很不好看,咱也是有骨气的,骑车就骑车...
2,有眼泪背着人哭,多少次,回家的路上,我咬牙发誓,明天再不去上班了,因为...那简直是羞辱,只要工作中出点小差错,老板会让我非常没有面子。但是,第二天我又去上班了,你想啊,我们办错事了,老板骂你了,你改了,去别的单位,就不会再出这样的错了。只当拿着工资当学徒,在旧社会,学徒可是没有工钱的。
3,一定要担得起这份工作,那么老板的朋友和别的人才会服你,我挨了一年骂,第二年老板再不骂了,还老对我笑眯眯的,我对他说:您倒是骂两句呀,挨骂惯了,现在心里倒不塌实了。因为我渐渐知道了这个老板是严师,谁不喜欢自己的严父呢,我倒希望他接着给我挑错,我好尽善尽美,老板说,不骂了,因为你已经合格了,那一刻,我心里美孜孜的,是啊,现在去税务局办事,看到别的会计丢三落四,而自己是一次OK,心里当然美了。
4,一定要和税务工商搞好关系,他们也是人,也很辛苦,双方有了冲突要忍,要体谅他们,混个面熟,以后还能走走后门,加个塞什么的。
5,和老板搞好关系,虽然我离开那家公司几年了,但我经常去看他,我的第一份兼职就是他介绍的,然后那个人又介绍给别人,大家纷纷来找我,为了放心,又是熟悉的行业,他们不找记帐公司来找我。
6,不要越权,老板不在,自己不要拿主意,因为企业不是咱们的,出了事咱担当不起。
7,若真想跳槽,要骑马找马,现在工作不好找,一定不能感情用事,歇几个月,可没人给咱工钱。
8,交接时不要让原来的老板为难,提前说,如果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要两头都兼着,不能说不管就不管,这样以后老板的朋友,同行知道你是个负责任的人,才会找你。
9,该出手时就出手,找好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下家,不要犹豫,以防错过好机会。
10,把工作中该记的及时记下来,疑难分录,何时年检什么,各种手续,时间长了,你就成专家了。
11,申报时把该带的带齐,在纸上写好,一项一项检查,有的画个勾。到了税务,一定要注意新通知,如有新表要交,记清楚时间。
12,将心比心,试想自己是老板,投了钱,日理万机,焦头烂额,花钱雇的人,老出错,如果是你,你急不急,气不气,骂不骂?所以当老板数落咱们的时候,换在他的立场,也许就能理解他了。
谢谢邀请!
做好会计这个职业,结合个人工作体会,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事项。
一、打牢财税专业基础。会计工作,特别是企业会计除了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依法申报纳税。如果不懂税法,会计核算也很难做准确。我们现行很多会计专业教材为了简化会计核算,很多都忽略了涉税业务。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打牢会计专业基础,也要系统学习税法知识。个人建议可以考一考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对系统学习财税专业知识有很大帮助。
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会计和税法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建议平时多关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了解财税最新动态。还可以关注一下财税类其他专业网站,包括今日头条一些财税官方或个人头条号,学习了解最新财税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会比较鉴别,避免误导。也可以多与财税专业人士交朋友,相互学习,多听专业人士建议。
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打牢专业知识基础后,最重要的还是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总结提升专业能力。个人建议可以先选择到中小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因为中小工业企业可以全盘学习会计核算或报税业务。会计师事物所可以与不同企业接触,了解不同行业企业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有利用更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
四、会计工作要与业务工作深入融合。到任何一个单位做好会计核算工作都要认真了解本单位的主要业务,了解本行业会计核算特点及相关税收政策,防范税收风险。积极主动与业务部门沟通,配合业务部门开展工作,取得的业务部门支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公司经营和合法减轻税负提供合理化建议。
五、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作为企业财务负责人或办税会计,还要注意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及时了解有关税收政策和征管要求,避免不必要的税收风险。特别是对涉税金额较大,政策把握不准的,要及时与税务机关主动沟通,同时自己也要注意收集了解各地税务机关的答复和专业人士意见,为有效沟通做好准备。因为有时可能因为沟通不充分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答复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何做好一个好会计,针对会计领域的不同,具体工作内容和需要也会有所不同。
首先:
必须要有职业人应有的操守;
必须掌握会计领域应有的基本技能。
这两点我认为是做任何一名会计都必须具备的。
一个好的会计,究竟如何做?我觉得首先是要明确自己的立场问题,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举例今天你是公司的全盘账会计
那么,
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以上这些工作都属于会计必备的基本技能,完成这些工作只是本职需要。超额完成才谈得上一个好字。那怎么才算超额呢?
如果是老板,他想从财务部门了解哪些信息? 这些信息是否在你提供的财务信息中有所体现,如果没有,是否需要额外注明?
比如:
通过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盈利or亏损)数据判断收入和费用的情况,如果盈利,是否主营业务收入业绩增长之缘故,还是主营成本或期间费用节约导致?反之。若亏损,是否主营业绩下滑导致?还是成本费用增加的原因。
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是否充裕,尤其是银行存款和现金除了按要求做到日清月结,更要实时关注资金的余额,是否能应付流动负债的偿还,尤其是应付工资,社保和公积金这些比较稳定的开支。
应收账款中有哪些未收的款项尤其是近期待收的需要及时提醒跟进。必要时可以根据自己公司实际业务情况编制对应的明细分析表给领导参考。
相关税务消息要实时更新,除了清楚公司每月承担的税负额外,还要对新调整/即将调整的税务提前做出预计上报给领导参考。
总而言之,会计要对自己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外,还要对财务信息形成的过程和原因了然于心。
以上是我财务工作中的一点实际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