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价值逐渐转移,但是原有形态仍然保留的材料物品,包括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最常见的低值易耗品就是专用工具、替换设备、管理用具、劳动保护用品等。
【提示】
①低值:可能使用年限大于一年,但由于低值,不确认为固定资产;
②易耗:一般使用年限在一年之内。
1.一次摊销法:
金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但为加强实物管理,应当在备查簿上进行登记。
(1)购入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贷:银行存款
(2)领用时: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生产车间领用计入制造费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2.分次摊销法
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单次平均摊销额。
【例题】假设甲公司对低值易耗品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某月以银行存款购入基本生产车间专用工具一批,实际成本为100 000元,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采用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该专用工具的估计使用次数为2次。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购入专用工具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2)领用专用工具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10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100 000
(3)第一次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
借:制造费用 5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000
(4)第二次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与第一次领用时完全相同):
借:制造费用 5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000
(5)摊销完成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0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100 000
【总结】购入时在库,领用转在用,摊销有归属,最后全抵消。
年终利润结转的正确流程如下:
首先,损益类科目结转入“本年利润”
1、收入、收益类科目结转,会计分录如下:
借:收入类科目
贷:本年利润
2、成本、费用、损失类科目结转,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贷:成本、费用、损失类科目
其次,进行纳税调整清理,并确认“所得税费用”
为了尽可能保证财报的准确性,不能直接根据“本年利润”计提或确认“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必须要考虑“所得税递延资产”与“所得税递延负债”的影响,包括当年和以前年度的影响。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确认所得税费用后,就可以结转,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接着,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1、如果是亏损,会计分录如下::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如果是盈利,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最后,利润分配顺序
第一步,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第二步,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
第三步,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
第四步,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
以上就是“年终利润结转的正确流程”的介绍,大家都了解了吗?更多财税实操干货知识,请关注考呀呀会计实操栏目。
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最后与管理费用一起结转“本年利润”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贷:现今或银行存款视低值易耗品用途摊销结转至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
月末一般做这几个结转分录:1,结转本月领用的原辅材料, 借:生产成本(主要材料) 借:制造费用(辅助材料) 贷:原材料2,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贷:生产成本3。销售存货,结转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4。结转利润借:本年利润 ...
很简单 按月摊销 比如购入9000 按3个月摊借 低值易耗品 9000 贷 银行存款9000借 生产成本 3000待摊费用 6000 贷 低值易耗品 进制造费用就是一个月全部计入成本了 借...
这句话有毛病,利润已经分配完,剩下的就是未分配利润,还拿什么往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里转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