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天津市“文明校园”、“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入选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基地,建有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中心。...
985工程 | 211工程 | 34所自助划线 | 科研规模 | 教学研究型|教研1型 | 学校类型 | 理工 | |||
研招规格 | 研究生院 | 院校隶属 | 天津市 | 文学排名 | 255 | 医学排名 | 理学排名 | 213 | |
院校代码 | 哲学排名 | 综合排名 | 184 | 农学排名 | 法学排名 | 214 | |||
经济学排名 | 160 | 艺术学排名 | 175 | 教育学排名 | 管理学排名 | 165 | 历史学排名 | ||
社会科学排名 | 241 | 自然科学排名 | 157 | 工学排名 | 93 |
天津工业大学简介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最早的学科始建于1912年,1958年开始独立办学,原名河北纺织工学院,1968年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高校,深度融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总占地面积约19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学校下设20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名,其中本科生24000余名,研究生4000余名,在校留学生1700余人次。
天津工业大学现有6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8个、应用型专业12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个。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特色学科(群)、1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拥有天津市属高校中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膜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和天津市工程中心6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6个,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1 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建有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天津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天津市工业设计中心。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市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4个,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2018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学校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有关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近千项,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13项, 2007-2015年连续九年蝉联11项,获授权专利1000余项。形成了“先进纺织复合材料”、“膜分离技术”、“电机系统及其智能控制”、“特种纤维与产业用纺织品”、“纤维界面处理技术”、“工程电磁场与磁技术”、 “机电设备集成制造”、“半导体照明与材料”和“新时代跨学科创新智库”等九大特色科研优势,构建了以能源材料、数字化纺织、功能服装、纳米材料与技术等为重点的支撑领域,确立了物联网技术、循环经济、纺织经济、工业工程与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应用法学等新兴发展领域。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应用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高科技产业。
天津工业大学开设专业
艺术学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工学 | 轻化工程 光源与照明 纺织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