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以“做精医学,做强药学,做实健康相关专业,做大社会服务”为发展战略,坚持“传承与创新协同,科研与服务并举,以质量求内涵,全面协调发展”方针,努力建设高水平、外向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
985工程 | 211工程 | 34所自助划线 | 科研规模 | 教学研究型|教研2型 | 学校类型 | 医药 | |||
研招规格 | 研究生院 | 院校隶属 | 天津市 | 文学排名 | 267 | 医学排名 | 53 | 理学排名 | |
院校代码 | 哲学排名 | 综合排名 | 248 | 农学排名 | 法学排名 | ||||
经济学排名 | 艺术学排名 | 教育学排名 | 管理学排名 | 347 | 历史学排名 | ||||
社会科学排名 | 418 | 自然科学排名 | 197 | 工学排名 | 321 |
天津中医药大学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学校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学校整体搬迁至静海团泊湖畔新校区。学校已入围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政府三方共建高校之列。学校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新校区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湖畔,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校园以湖水景观为特点、中药植被为标志、中医药文化为主线,是全国较大的中药植物园、全国先进的中医药科技园及在国际上具有影响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中心。
学校设有6个学科门类,以中医药为主体,医、理、文、管、工、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共计2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19个。拥有中医内科学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天津市“十三五”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A-,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B+;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
多年来,获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省部级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重视转化服务,依托现代中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聚焦健康中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新要求,以中药产业提质增效为重大目标,以现代中药研发、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中药智能制造、中药安全性研究为重点研究方向,实施“优势互补,协同攻关,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发展策略,服务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特别是原创性提出中成药二次开发理论、方法与技术策略,突破中成药二次开发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完成了天津市30余个中成药品种二次开发研究,成果在全国19个省市近百家中药企业推广应用,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换代,中药大品种集群形成,产生了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数据截止至2019年6月27日,具体请以官网为准。
天津中医药大学开设专业
医学 | 针灸推拿学 中药学 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