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天津大学第四分校,依托天津大学开办本科教育。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为办学宗旨,秉承“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践行“重德重能、善学善建”的校训精神,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服务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
985工程 | 211工程 | 34所自助划线 | 科研规模 | 教学型|教学1型 | 学校类型 | 理工 | |||
研招规格 | 研究生院 | 院校隶属 | 天津市 | 文学排名 | 医学排名 | 理学排名 | 346 | ||
院校代码 | 哲学排名 | 综合排名 | 432 | 农学排名 | 法学排名 | ||||
经济学排名 | 艺术学排名 | 教育学排名 | 管理学排名 | 357 | 历史学排名 | ||||
社会科学排名 | 432 | 自然科学排名 | 363 | 工学排名 | 279 |
天津城建大学简介
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学校占地面积61.0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5万平方米。图书馆及资料室共有纸质图书137.86万册,电子图书194.3万册,纸质期刊958种,电子期刊12.7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平台101个。校园网用户为19608人、4个出口、总带宽6.3Gbps。敷设无线信息点4384个,校园无线网覆盖了教学办公的主要楼宇及学生宿舍。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完善,校园绿化率达41%。
学校有14个学院、2个教学部(中心)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的资格。在校生17840人,其中本科生16215人,硕士研究生1357人,留学生225人,预科生43人。设有56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7个天津市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2个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和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和12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6个专业通过住建部本科专业评估(认证),14个专业实行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改革,新增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2个新工科专业。拥有10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近三年获批天津市精品课程12门、一流建设课程13门,天津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6部。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获批天津市教学团队12个、天津市教学名师12人。年均就业率92%以上。
学校有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城市经济、城市文化7大学科群,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天津市一流学科(土木工程)、1个天津市一流(培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6个天津市重点学科。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7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0余项。有1个国家工程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部级成果转化基地,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战略联盟等科技平台19个。近三年,出版学术著作近50部;发明专利授权170余件。国家级科技奖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等实现了零的突破。学校科技经费近几年持续增长,2019年科技经费超过1.1亿元。2019年首次获批主持中央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
天津城建大学开设专业
工学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管理学 | 城市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