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简称河南师大)创建于1923年,是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大学。学校荣获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1月,河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2019年度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集体”荣誉。...
985工程 | 211工程 | 34所自助划线 | 科研规模 | 研究教学型|研教1型 | 学校类型 | 师范 | |||
研招规格 | 研究生院 | 院校隶属 | 河南省 | 文学排名 | 91 | 医学排名 | 133 | 理学排名 | 61 |
院校代码 | 哲学排名 | 75 | 综合排名 | 124 | 农学排名 | 92 | 法学排名 | 94 | |
经济学排名 | 136 | 艺术学排名 | 69 | 教育学排名 | 73 | 管理学排名 | 197 | 历史学排名 | 52 |
社会科学排名 | 121 | 自然科学排名 | 122 | 工学排名 | 125 |
河南师范大学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位于豫北名城新乡市,北依巍巍太行,南濒滔滔黄河,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国家“111计划”实施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三度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学校占地面积106.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7.65万平方米,中、外文及电子藏书530余万册。建有全球一家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和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标本馆,办有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幼儿园。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完备,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部),8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本科专业13个,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类学生5万余人;拥有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个、河南省一期优势特色A类学科2个,河南省一级学科28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ESI综合排名居全省高校第3位;化学、环境科学、物理学等3个学科进入本领域自然指数内地高校百强学科榜单,其中化学学科位列第43位,学校全球自然指数综合排名居全省高校第2位、内地高校第55位、亚太地区高校第90位、全球高校第275位。
学校是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拥有4个国家级、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5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近四届),在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际、国内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00余项,在教育部主办的“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团体成绩连续6届位列前三名,并获得第七届大赛最高奖——创新奖。此外,学校还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跆拳道世界杯团体赛冠军以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艺术类三大最高奖项,成为全国同时拥有三大奖的高校。
学校建有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8个。学校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国家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高级别科研项目2300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60余项,授权专利1660多件,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20余部。学校在Nature、Science、PNAS、JACS、ANGEW、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研究、历史研究、教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