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安徽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项试点高校。学校现有银湖校区、滨江校区、赭麓校区三个校区,占地700余亩,各类建筑40余万平方米。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麻醉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法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检验学院、医学信息学院等16个二级院校。...
985工程 | 211工程 | 34所自助划线 | 科研规模 | 教学型|教学1型 | 学校类型 | 医药 | |||
研招规格 | 研究生院 | 院校隶属 | 安徽省 | 文学排名 | 医学排名 | 108 | 理学排名 | 319 | |
院校代码 | 哲学排名 | 综合排名 | 402 | 农学排名 | 法学排名 | ||||
经济学排名 | 艺术学排名 | 教育学排名 | 197 | 管理学排名 | 历史学排名 | ||||
社会科学排名 | 441 | 自然科学排名 | 332 | 工学排名 |
皖南医学院简介
皖南医学院地处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的历史名城——芜湖市,濒临浩瀚长江,汇集江南神秀。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出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有创建了我国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有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有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新修唐本草》的尚志钧教授;有国医大师、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的李济仁教授;有德技双馨、学校捐赠遗体第一人的汪桐教授。更有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正是一代代皖医人的薪火相传、无私奉献,奠定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成为学校最宝贵的办学资源。
学校现有滨江、赭麓、银湖三个校区,占地101.13万平方米,各类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滨江校区濒临长江,绿水环绕,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气息相得益彰,也是学校办学的主校区。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2所直属附院、6所非直属附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始建于1888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和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是皖南及皖江地区医疗、预防、康复、急救的中心。该院于1926年创办“芜湖医院护士学校”,1936年更名为“芜湖医院怀让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曾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时有“北协和、南怀让”之称。
学校本科教育涵盖医、理、工、管、经、法6个学科门类,设有26个专业。研究生教育涉及医学、理学2个学科门类,其中,一级学科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二级学科授权点29个(含一级学科覆盖点)。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十三五”省临床优先发展重点专科1个、省临床重点专科3个、省临床重点培育专科2个。
学校注重教学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现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7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4个、省级精品类课程41门、省级智慧课堂(含试点项目)12门、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有国家疑难病提升工程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重大疾病非编码RNA转化研究安徽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1个,公开出版《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种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图书111.96万册、电子图书93.07万册、中外文报刊1073种。
对外交流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与合作,与8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组织选派200余名教职医护员工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进修、访学、培训等;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陆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先声药业集团等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实践教学、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作。
皖南医学院开设专业
医学 | 法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