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学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
985工程 | 是 | 211工程 | 是 | 34所自助划线 | 是 | 科研规模 | 研究型|研究1型 | 学校类型 | 综合 |
研招规格 | 研究生院 | 院校隶属 | 教育部 | 文学排名 | 13 | 医学排名 | 5 | 理学排名 | 8 |
院校代码 | 哲学排名 | 6 | 综合排名 | 7 | 农学排名 | 44 | 法学排名 | 9 | |
经济学排名 | 11 | 艺术学排名 | 128 | 教育学排名 | 17 | 管理学排名 | 8 | 历史学排名 | 15 |
社会科学排名 | 10 | 自然科学排名 | 10 | 工学排名 | 40 |
中山大学简介
中山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建设成为“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截止2019年,中山大学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试验研究中心、1个P3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野外台站、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级登记实验室、40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7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3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14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个广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1个广东省野外台站。
文化传统
学校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传承优秀文化,追求卓越创新,促进国家社会文明事业发展。
战略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步伐,努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办学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守护大学精神、文化和价值,守护现代大学制度;倡导“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守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确立教授在学校事务中的学术主导地位。
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高校发展永恒的主题,坚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文理医工的全方位融合发展。
办学特色: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
发展模式:综合性:多学科融合发展;研究型:突出学术研究的地位;开放式:对国际与海外、社会开放办学。
中山大学开设专业
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关系学 物流管理 财务管理 国际商务 旅游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工商管理 会计学 档案学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医学 | 康复治疗学 医学检验技术 法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预防医学 药学 护理学 医学影像学 |
理学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地理信息科学 生物技术 生态学 海洋科学 物理学 大气科学 化学 生物科学 地质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地理科学 |
工学 | 网络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材料化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理论与应用力学 材料物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交通工程 |
经济学 | 保险学 经济学 |
法学 | 法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国际政治 社会学 人类学 |
文学 | 网络与新媒体 传播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哲学 | 哲学 逻辑学 |
历史学 | 考古学 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