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始建于1960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实施高校、国家973计划高校。...
985工程 | 211工程 | 34所自助划线 | 科研规模 | 教学研究型|教研2型 | 学校类型 | 理工 | |||
研招规格 | 研究生院 | 院校隶属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文学排名 | 医学排名 | 理学排名 | 208 | ||
院校代码 | 哲学排名 | 综合排名 | 274 | 农学排名 | 法学排名 | 182 | |||
经济学排名 | 211 | 艺术学排名 | 教育学排名 | 管理学排名 | 250 | 历史学排名 | |||
社会科学排名 | 313 | 自然科学排名 | 225 | 工学排名 | 148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1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现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分别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北海市银海区,校园总面积4153亩。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总量212.6万册,电子图书269.7万册,学位论文1105万篇,中外文现刊1268种,中外文电子期刊35121种,中外文数据库88个。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和智慧校园平台。
学校开设有本科专业76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0个;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学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种。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高校。“工程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学校是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生培养单位。现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支持单位1个;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1个。
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318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47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04项。
学校长期从事国防科学研究,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西区政府共建高校,先后承担了军队“973计划”、军工型号、先进武器装备、国防关键技术等国防军工科研项目。学校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广西平台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9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广西工程实验室(中心)3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4个、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1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获批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国际交流
学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与非洲的80余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访学或学习深造、并长期招收国际学生。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和“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现有中英和中爱等中外合作交流项目。学校与柬埔寨马德望大学现有共建孔子学院一所。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开设专业
工学 | 信息对抗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