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双一流高校,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四川大学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国家A类(优秀)大学科技园、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985工程 | 是 | 211工程 | 是 | 34所自助划线 | 是 | 科研规模 | 研究型|研究2型 | 学校类型 | 综合 |
研招规格 | 研究生院 | 院校隶属 | 教育部 | 文学排名 | 6 | 医学排名 | 7 | 理学排名 | 13 |
院校代码 | 哲学排名 | 15 | 综合排名 | 10 | 农学排名 | 38 | 法学排名 | 27 | |
经济学排名 | 27 | 艺术学排名 | 35 | 教育学排名 | 47 | 管理学排名 | 21 | 历史学排名 | 10 |
社会科学排名 | 15 | 自然科学排名 | 11 | 工学排名 | 15 |
四川大学简介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5个学科型学院(系)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我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
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持续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连续成功举办8届“国际课程周”,开展了“大川视界”学生海外访学计划。
四川大学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1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
2003年以来,四川大学获批立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首批3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特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3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9门。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2项。
四川大学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科研基地等52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2005年以来,四川大学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53项,2019年科研经费达27.60亿元。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四川大学先后编撰出版了《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著名校友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6位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开设专业
工学 | 轻化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生物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网络工程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水利水电工程 制药工程 核工程与核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纺织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软件工程 |
医学 | 临床药学 康复治疗学 口腔医学 法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 |
文学 | 编辑出版学 广播电视学 新闻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法学 | 社会工作 |
艺术学 | 广播电视编导 表演 服装与服饰设计 绘画 美术学 |
理学 | 应用物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生物技术 化学 生态学 生物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 土地资源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档案学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 |
经济学 | 国民经济管理 |
历史学 | 考古学 历史学 |
哲学 | 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