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学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综合性民族类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民委和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由合肥工业大学对口支援,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批实施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宁夏回族自治区双创示范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985工程 | 211工程 | 34所自助划线 | 科研规模 | 教学型|教学1型 | 学校类型 | 民族 | |||
研招规格 | 研究生院 | 院校隶属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文学排名 | 249 | 医学排名 | 理学排名 | 322 | |
院校代码 | 哲学排名 | 综合排名 | 443 | 农学排名 | 法学排名 | 234 | |||
经济学排名 | 艺术学排名 | 教育学排名 | 管理学排名 | 历史学排名 | 120 | ||||
社会科学排名 | 365 | 自然科学排名 | 403 | 工学排名 | 336 |
北方民族大学简介
北方民族大学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综合性民族类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一所建立在民族自治区的部委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学校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四个服务”的时代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特点,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是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学校现有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10个学科门类的74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MPA等9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民族学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态学等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有3个宁夏回族自治区一流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等9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法学等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自动化等7个省级“十三五”重点专业(群);机械电子工程等5个省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旅游管理等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1个国家级材料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化工技术基础等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在科学研究领域,积极围绕、聚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开展科研攻关。学校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加大校地校企的合作步伐,建立了依托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合作办学、联合攻关机制,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大学使命和价值回归。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实施“双驱动”+“双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以资源共享、兴趣驱动、学科交叉、尊重个性、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为支撑的“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实践+校企合作实践”三位一体实践平台,形成了“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学校被评为首批“宁夏回族自治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宁夏回族自治区双创示范基地”,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百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第三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称号。
学校建校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铿锵步伐,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实现了高速发展。学校200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学校2004年国家民委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签署共建协议决定共建北方民族大学。学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2011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经验推广高校。学校2015年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北方民族大学在内的6所委属高校,学校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学校2017年学校获批为第七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校2018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民族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标志着学校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幽雅,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部门绿化400佳单位”荣誉称号,被银川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单位”。近两年来,学校先后获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银川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校”“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近五年来,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70项,在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工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技术、生态移民及精准扶贫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建设了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级创新(工程)中心、3个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9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产学研合作基地、2个宁夏新型高校智库,1个国家级“全国化工及机械基础科普基地”、1个省部级“电子科学与物理示范中心”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