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物权法律制度的概念?
A:
物权法是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的法律。财产法的两根支柱分别是物权法和债权法,其中,物权法属于财产的归属法,债权法则属于财产的流转法。作为财产归属法,物权法是财产制度的基础,亦是区隔不同经济制度的标志。
新中国物权法律制度最早系统规定于1986年的《民法通则》,该法第五章第一节规定“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其中大部分属于物权,初步确立了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在内的基本物权法律体系框架。另外,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在内的用益物权制度体系主要由《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单行法律建立;担保物权制度体系则集中规定于《担保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解释》)。
2007年,《物权法》颁行,在上述各单行法及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完整系统规定了各项基本物权法律制度。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于2009年与2016年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物权法解释一》)国务院则于2014年发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对我国物权法律制度进一步作出具体化规定。
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颁布,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法典整合了《民法通则》《担保法》《物权法》关于物权的规定,施行之日,将包括这三部法律在内的九部单行法废止。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为配合《民法典》的施行,对之前相应司法解释做出清理、修订并重颁。《担保法解释》与《物权法解释一》均被废止,代之以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解释(一)》(以下简称《民法典物权编解释一》)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以下简称《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农村土地承包解释》与《国有土地使用权解释》等司法解释则修订重颁。新的司法解释亦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物权法律制度,主要以现行《民法典》物权编、《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民法典物权编解释一》《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农村土地承包解释》及《国有土地使用权解释》等法律与司法解释为依据
坏账准备”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作相反会计分录,借记“坏账准备”账... 应收账款”等账户。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补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是什么?...
计提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1、坏账准备可以根据企业坏账损失情况,可以计提也可以不计提。 2、内资一般企业是按年终应收账款总额的0.5%计提。 3、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1、计提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2、发生坏账借:坏账... 且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为零,则会计上应将转回的坏账准备15万元全部计入利润总额;在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