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是一个中性的税种,针对货物、劳务和服务流转过程当中的增值部分征税,故名“增值税”。想要进行增值税方面的税收筹划,前提是对交易或事项进行增值税处理时有选择的空间,才能有筹划的空间。那么,在增值税处理时,哪些方面是可以选择的呢?
很多人提到了可以选择增值税纳税人的身份,我个人认为这种选择的空间有限,意义不大。
虽然说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起征点范围内免征增值税,但是这仅仅适用于初创阶段,或者不必抵扣进项税额的小型、微型市场主体,如个体工商户等。说实话,这种意义不大,小规模纳税人本身交不了多少税,没有什么筹划的价值。
对于志存高远的创业者来说,目标肯定是做大做强,只有成为一般纳税人,按照财务会计制度和税务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提高内控水平,才能让企业逐步走上正轨。
另一方面,小规模纳税人税负不会超过3%;一般纳税人虽然适用的税率13%、9%或6%,但只要有充分的进项税额抵扣,实际税负未必也高于3%。
在计税方式的选择方面,可以进行筹划,以适当降低增值税的税负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主流计税方式是一般计税法方法,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的期末留抵税额(如果有的话)。还有一种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即销售收入按照3%或5%征收率计算纳税,同时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在特定情况下,允许一般纳税人自由选择是否按照简易计税方法,折旧有了选择筹划的空间。
那么,如果某个项目确实无法取得进项税额,或者某些行业无法本身就很难取得进项税额,就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办法,以达到合理少交增值税的目的。
例如,财税[2009]9号规定,以下几种情况允许一般纳税人选择简易计税办法。
1、县级及县级以下小型水力发电单位生产的电力【装机容量为5万千瓦以下(含)】2、建筑用和生产建筑材料所用的砂土石料;
3、属于一般纳税人的自来水公司销售自来水(其他单位销售自来水9%);
……
这是因为上述这些项目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比较难以取得进项税额,如果按照一般计税方法,税负就非常高。纳税人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就能有效降低税负。
举个栗子
如果某个5万千瓦的小型水电站,一个月发电销售收入为200万元,因为水力发电厂是基本上没有进项的,按照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200×13%=26万元;如果按照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200×3%=6万元。
两者对比,简易计税方法节省增值税20万元。
不过,纳税人在选择是否按照简易计税方法时,应当综合考虑企业所得税,否则有可能在增值税这里捡了“芝麻”,在企业所得税这里却丢了“西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因为少交的增值税,会造成销售收入的基数扩大,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如果恰好在某个临界点,会造成多交企业所得税。
举例说明
同样一笔100万元的含税收入,如果适用简易计税方法,销售收入是97.09万元(100/1+3%),而如果适用一般计税方法,销售收入是88.50万元(100/1+13%)。
在同样的成本前提下,选择简易计税会导致该项交易的利润扩大8.59万元,假设适用25%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最后的结果就是增值税少交了,但是应纳企业所得税多交2.15万元。
企业所得税影响的是净利润,增值税只影响现金流,到底如果选择,企业财务人员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
所以简易计税不一定是最优选择,不能一味盯着增值税,却忘了背后还有一个企业所得税。
在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确认方面,可以合理延后纳税发生时间,减轻资金外流的压力。
增值税虽然是一个不影响利润,运行于利润体系之外的税种,但是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而现金流是企业运行的“血液”,也是极端重要的。所以做好筹划,适当延后资金外流,也是很有必要的。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总原则是: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于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第一,在合法的前提下,开发票不要太积极。否则就马上发生纳税义务,到税款所属期的次月征期必须马上缴税。当然,前提是符合税法的规定。
。
第二,采取赊销或分期收款形式的,要在书面合同上明确收款时点。现在的市场竞争很激烈,不少企业的账期很长,如果没有在合同上做好这手准备,就意味着不但在损失流动性,还要替下家垫付增值税!分期收款,就可以分期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所以,一定要在合同上明明白白注明分期收款的时点,以尽可能避免一次缴纳增值税的压力
综上所述:增值税的筹划一般存在于税法规定的可选空间之内,但增值税的筹划决不能只管增值税,不管其他税种,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而言,筹划的前提是合法,目标是降低综合税负,而不是仅仅考虑增值税。毕竟,企业要交的税不只是增值税一种。
增值税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而且税率颇高(虽然已经降了几次),而且和发票密切关联,所以备受关注。
我认为做好增值税的筹划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保留自己的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小规模是指年销售收入低于500万的纳税人,小规模征收率仅为3%(今年是1%,湖北地区免),远远低于增值税的税率。并且小规模还有10万块钱一个月的门槛,也就是起征点,低于这个数是免税的,这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无论如何也享受不到的,而且小规模纳税人六税两费也是减半征收的,而一般纳税人没有这个待遇。
二、做简易征收的项目。虽然是一般纳税人,但是一般纳税人也不必然必须适用增值税税率,有些简易项目是适用征收率的。比如建筑企业的老项目、清包工、甲供材等就适用简易计税办法。适用简易计税的项目是很多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三、尽可能取得比较多的进项。其实这个意义不大,取得进项也是自己花的钱,但是也是努力取得,这样附加税能少交一些。
四、学习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增量留抵退税。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出了一些优惠措施,五花八门涵盖丰富,有些企业就会适合。合理运用下这些个政策,也能节省不少税。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个人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1.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增值税类型。就是是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利,还是选择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有利。如果企业规模小,符合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条件的,可能选择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更轻。
2.如果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看是否可以选择增值税简易计税。如果企业可以选择增值税简易计税,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看是选择增值税一般计税有利,还是选择增值税简易计税有利。
3.分析判定企业能否享受现有增值税优惠政策。如果能享受应充分享受增值税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比如目前的增值税免征、超税负返还、不征税等政策。
4.增值税税收筹划要与企业所得税等其他优惠政策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自2016年4月30日全面营改增以来,正式宣布我国营业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正式成为我国第一大税种,那么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该如何进行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呢?
纳税人身份选择
那么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一笔交易是小规模纳税人更划算,还是一般纳税人更好呢?这个还真不一定的,我们不妨通过例题来看一下。
例如,某企业购进商品含税成本价为113万元,为一般纳税人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价格为150万元(含税);如果为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销售价格为150万元。
此时小规模纳增值税=150/1.03*3%=4.37万元。
一般纳税人纳增值税=150/1.13*(150-113)/150*13%=4.26万元
此时我们可以看出在相同的销售价格与购进成本下,一般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较小规模纳税人来说更少一下。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额是一致的呢?那就是在一般纳税人产品增值率达到一定限度的情况下,两者增值税纳税额就是一致的。
我们设置(150-113)/150=X
则X=[3%/1.03]*1.13/13%=25.32%
即,当X等于25.32%的时候,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纳税额度是一致的,而上例中X为24.67%,所以当X越小则为一般纳税人越划算,但是如果X超过25.32%时,越往后就是小规模越划算了。
企业商业模式的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已经实现了多元化经营,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又提供相应的各项服务,那么对于此类企业来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筹划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我们知道现在货物的增值税税率是13%,而服务的增值税税率只有6%。
例如,某企业生产企业销售自产设备113万元含税价。
情况一,在签订设备销售合同时,约定只要客户购买该设备,就免费提供维修服务3年。
增值税销项=113/1.13*13%=13万元
情况二,在签订设备销售合同时签订两份合同,一份是公司与客户签订的设备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90万元,另一份为设备维修服务合同,服务费23万元为3年期限的全包设备检测与维修服务费。
设备增值税销项税额=90/1.13*13%=10.35万元
维修服务销项税额=23/1.06%*6%=1.3万元
合计销项税额=10.35+1.3=11.65万元
情况二较情况一减少增值税销项税额=13-11.65=1.35万元
总结
我们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可以知道,在不同情况下,对于企业来说究竟是选择一般纳税人好,还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经营更好,都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具体分析,同样的在不同的经营模式下,也会让企业对同一笔业务同一笔收入,最终会缴纳不同的增值税税额,有时候往往稍微改变一下企业经营的某个环节,所能达到的效果可能就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分析选择有利于企业的纳税人方式,或者改变企业现有的经营模式来降低企业的增值税税收负担,其次我们也可以采用国家已经公布的对于不同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能为企业降低税收成本。
这个问题过于宽泛,只能就可能方面进行回答:
1.充分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
2.充分运用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会计收入确认差异,合法推迟纳税;
3.优化交易结构、交易流程的设计,重视合同对于应税行为的影响;
4.不同税率、征收率的应税行为应在交易中明确,以避免混在一起后税务上一律从高。
针对于企业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工作,企业是没办法通过企业自身从企业内部来解决增值税带来的税负压力的,除开企业在最初成立企业在行业的选择上能够定性不同行业所面临的税率之外,从外部来对企业的增值税做相关的筹划工作也就是在于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做增值税的筹划工作
而针对于企业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就是利用有限公司的财政扶持政策,给予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在地方留存的基础上给予扶持返还
增值税地方留存50%,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40%,在此基础上给予企业扶持返还最高比例90%,就比如说企业缴纳100万增值税,在地方留存的50万中,能够给予企业在50万的基础上最高扶持返还45万,企业实际只缴纳了55万的增值税,和最开始的100万相比较足足少缴纳接近二分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