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税务代办 > 税务百科 > 所得税税负怎么算,税收诉讼和复议的区别具体有哪些?

所得税税负怎么算,税收诉讼和复议的区别具体有哪些?

网友 被浏览: 专题: 2021-09-22 20:37:49
最佳回答
所得税税负
推荐于:2021-09-22 20:37:49
最佳回答

  所得税税负率,即所得税税收负担率。

  所得税税负率,为年度交纳所得税税额占该企业销售额或者营业额百分比。

  如:某企业某年度产品销售收入100万,企业会计利润是10万元,该年度交纳所得税3万,则所得税税负率为3万除以100万再乘以100%等于3%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销售额乘以100%

  税负是指实际应计缴的税款占相对应的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税负可以单指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营业税税负等。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税款加总计算一个总体税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一条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帐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税收诉讼和复议的区别具体有哪些?

  税务行政诉讼与税务行政复议的主要区别:

  (一)性质不同。

  税务行政复议是属于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税务行政诉讼是属于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

  (二)管辖机关不同。

  税务行政复议原则上由原处理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管辖;而税务行政诉讼则由人民法院管辖。

  (三)审理方式和程序不同。

  人民法院审理税务行政案件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和辩论制度;而税务复议机关审查税务复议案件以书面审查为原则(必要时才采取其他方式),且实行一级复议制度。

  (四)效力不同。

  人民法院对税务行政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具有终局性,当事人对裁决和裁定不服只能进行申诉,且申诉不影响法院裁决的执行力;税务行政复议则不同,除国务院所作的裁决外,其他复议机关所作的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不具有终局性,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税收行政诉讼的特点有哪些?

  税务行政诉讼具有以下特点:

  (1)诉讼当事人具有特定性

  一审原告只能是承受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管理相对人,被告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在二审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作为上诉人。

  (2)诉讼对象为具体行政行为

  税务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不是税务行政诉讼的对象。

  (3)以复议为前置程序

  税务管理相对人对税务机关征税行为不服,必须经过复议之后,才可提起上诉;但是对于其他税务争议,起诉前是否经过复议,可以由作为当事人一方的管理相对人自行选择。

  (4)实行合议、回避和两审终审的原则

  对于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法律监督,充分保证审判的公正性,防止各种疏漏和误判是十分必要的。

  税收行政诉讼的特点首先是诉讼当事人具有一定的特定性(一般是指税务机关);其次,诉讼的对象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对于征税行为或者行政处罚行为不服等);最后就是两审终审的原则(要经过两次审判一种才能够定终局的)。

我来回答
 昵称:
0  个回答
企业好帮手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添加企业好帮手
咨询解决网站排名问题
最新方法问答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