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税务代办 > 税务百科 > 2021税务行政处罚是针对会计吗,税收诉讼的案件的受案范围是什么?

2021税务行政处罚是针对会计吗,税收诉讼的案件的受案范围是什么?

网友 被浏览: 专题: 2021-09-25 16:05:02
最佳回答
税务行政处罚
推荐于:2021-09-25 16:05:02
最佳回答

2021税务行政处罚是针对会计吗

  税务行政处罚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以及其他与税务行政处罚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以下简称当事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各类罚款以及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都属于税务行政处罚的范围。

  处罚的权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罚款额在二千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其他税务行政处罚由县以上税务机关决定。

  处罚的程序分类

  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分为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两种。

  1、税务机关对公民个人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处罚。

  2、简易程序之外的其他处罚适用一般程序。在一般程序的告知环节,对于符合法定听证条件的(对公民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以上罚款),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处罚的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2001年4月30日以前发生的违法行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2001年5月1日以后发生的违法行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上述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开始之日起计算。

  税务行政处罚没有特地的人群,只要有关的当事人触犯了有关的规定,就会被处罚,所以自己在进行商业活动中,自己要注意有关的 法律规定,这样就会减少自己的利益损失,但是具体的问题会存在一定的解决难度,因此有关的当事人要做好一定的准备。

税收诉讼的案件的受案范围是什么?

  1、对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具体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及退税、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和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及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征收的单位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行为)和“不予审批减免税或者出口退税、不予抵扣税款、不予退还税款”行为不服的,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纳税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税务行政诉讼的时间规定

  1、纳税当事人不服税务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2、纳税当事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纳税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法院决定。

税务行政诉讼的受理与审理

  1、受理。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7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审理。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1)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

  (2)原告申请停止执行,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

  (3)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

  3、法院审理例外情况

  (1)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2)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

税务行政诉讼的判决

  1、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

  2、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证据不足的;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的;

  (5)滥用职权的。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4、行政处罚显示公平的,可以判决变更。

税务行政诉讼的两审终审制度

  1、一般情况下,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2、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裁定10日内。

  3、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一般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综上所述,对于税务的内容有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税务的内容包括纳税项目,纳税期限,纳税金额等等内容。

  在我国的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中,税务是指跟谁有关的项目。其中包括税收,税收是指对法律规定的各项应该征税的项目进行征税的一种行为。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我国的税收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我们一定注意不要出现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

我来回答
 昵称:
0  个回答
企业好帮手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添加企业好帮手
咨询解决网站排名问题
最新方法问答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 })();